《运动小车》教学反思

3个月前 (01-1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8 已阅读

      《运动的小车》是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6课。教科书用飞驰的赛车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一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环节,教科书中列举了一些比如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等,这些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能量,此时聚焦问题“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量吗”,引发学生思考什么状态下的物体具有能量。

第二部分“探索”环节,这部分主要包含两个有层次的观察体验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敲击实验,分别用不同的速度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一方面要分辨音叉发出的不同声音,另一方面要用手去触摸音叉,感受它的振动情况。了解声音强弱和音叉振动幅度大小的变化是由于物体所具有不同大小的能量引起的,即通过观察声音的大小来推断能量的大小。第二个活动是撞击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撞击木块,通过改变斜面的高度来改变小车撞击木块的速度,并测量撞击前后木块移动的距离,通过比较距离的大小来推断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

第三部分“研讨”环节,包含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主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运动的橡皮槌敲击音叉时会发出声音,即让音叉具有声能,说明运动的橡皮槌具有一定的能量;运动的小车撞击木块后,把木块推出一段距离,说明了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比每次实验的不同结果,发现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速度的关系:即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本课主要帮助学生体会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大也不同。孩子们小组讨论一一举例说明,充分的让孩子们这堂课上思考,体会出能量的概念!


《运动小车》教学反思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