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belief 4.3

3个月前 (01-1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6 已阅读

 

第四章的第三节主要是讨论错念会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现象:仇恨。

错念个人和群体喜欢臆想一个或者一群反派人物、坏人在操作世界,错念者个人的不幸和不公都来自这些坏人。

坏人或者反派人物一旦被识别或者制造出来以后,错念的流程会继续进行,仇恨随之产生。在错念者心理,这完全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自己一切的不幸都是来自反派人物。

如果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对反派人物都有强烈的负面情绪,错念者自认为自己是直接受害者,当然有正当理由去仇恨他们认定的坏人。因此,在错念参与的空间里,例如说网络空间或真实的社会里头,对反派人物的仇恨也会随之产生。

与我们日常社会里的表达仇恨不一样,大部分都会比较抑制自己的冲动,因为冲动和攻击会负法律责任。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错念者或者错念群体的领袖人物,一般都会积极的表达他们对反派人物的仇恨,也会推动或者激发这个团队的其他人员表达这个仇恨。更何况网络本来就是一个很容易出现极端语言的问题。网络文章和评论当中,会出现大量的类似的仇恨的语言,比如攻击别人是纳粹、叛国者,等等。

我们对别人有负面情绪,这个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区分仇恨和厌恶。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厌恶一个人,但是很少会仇恨一个人,因为厌恶是一种负面情绪的表达,整体上是一个情绪层面。而仇恨所表达的情绪要远远强烈的多,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判断。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有了价值观判断以后,这种负面的情绪就非常的强烈。

这种基于仇恨的错念,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错念者对反派人物有了价值观的判断,而且产生了仇恨。所以呢,表达仇恨的人往往觉得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从内心就变得非常理直气壮。因此他的攻击的强度也会非常大。

第二、错念者不会仅仅是自己去主动攻击,同时也会向周边的错念者向周边发出这个道德判断的信号,而且这个信号会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场合进行参与这个表达仇恨的表达。总而言之,就是道德的号召力是要远远强于其他的号召力的,因为他觉得是自己是正义和道德的化身。

第三、一旦做出了道德的判断,那么在两个对立的团队和观念之间,以后达成和解和原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会持续的造成冲突。

第四、也就是道德判断一旦做出来了以后,他在这个观念之下,对于一个人的判断,比如说对于这个反派人物的判断,不再是基于某一件事、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观点,而是对整个人进行了否定。

所以错念者喜欢把反派人物定义为判断为性虐待、性侵儿童等等,同样类似的,在很多的政治斗争当中,也特别喜欢道德判断,比如说把别人指指定为叛国者,指定为叛徒,等等。

因此呢,深度错念者一定会使用道德判断的力量,反之也是成立的。如果一个观点偏激的人使用了道德判断的力量去打击批评别人,大概率他们已经处于深度错念当中。

用道德判断唤起情绪,是自媒体进行操纵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因此,对我们的实践的意义就是,对每一件事情唤起内心激情的时候,我们要保持警惕,这件事情可能正在对我们进行洗脑;第二,我们在激情的状态下,不要做任何决策,不要说任何过头的话;第三,等我们冷静下来以后再做决定,再做回复。

最后,错念者和精神并患者是有明显区别的。错念者并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是扭曲的,他们在大部分时候,或者是大部分的世界观是比较理性,处事也是比较理智的。他们和神经病是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和是在这个世界上是能够正常生存下去的。但是他们会在特定的观点,特定的事情,会对某个特定的人。它会产生进入一种错念状态,而且很难纠正。


misbelief 4.3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