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打卡8次

4个月前 (12-31)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9 已阅读

              用一生备课

      在没有读这本书书以前,为了上好课,往往要花费很多时候,我总是提前一周备课。就如语文,最基本的要熟悉教材,然后再看教学要求、目的,套用别人的备课思路,在联系学情,进行备写教案。但有时候却因为预设不到位,让整个课堂有时候陷入被动。

    读了苏霍莫林斯基的2、3节后,我发现自己在备课上花费了很多时间,所以每天24小时头脑中总是想着如何应对课堂问题,如何在课堂问题中让自己能游刃有余地上好一节,但好多节节课总觉得仍然有问题、有知识漏洞。

    第七页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对于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15分钟。”曾经也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句话说,他准备了一生,就是为了上好这一节课。

    那么教师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阅读,就是增加知识的储备量,不间断的读书,只有读书才能不间断丰富长期的记忆库,只有读书才能完善大脑,只有读书才能从从教时的10:1,到最后变成20:1,30:1,40:1。

    读书,才能达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才有审美鉴赏与创造,到本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浪漫、精确、综合。这也是怀特海老师《教育的目的》里的主流话题。

    因此 教师要养成研究教材的习惯、阅读学术作品的习惯、建构知识框架的习惯,如果没有这些习惯,课堂教学能力也将受限,课堂上也会问题多多。所以我又想到魏老师提供的那本《清单革命》,能让我们很好的理清知识清单,更好的处理教师时间和备课。

    所以说 备了一辈子的课,就是为上好一节。

          读《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苏氏在文中说:“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点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无论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学习,他们都能按部就班的完成作业,而对于学困生本身知识基础就不够,就不能正确理解各种事实、想象、规律性之间相互交接的那些“点”。读了这一篇后我从以下做起:

第一,正确了解学情。班里学生不多,但总有几个孩子怕动脑子,且基础知识欠缺,逐一了解具体情况。

第二,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正确处理主要和次要知识之间关系,让学困生从基本入手,由易到难,不要为了考试成绩而引发学困生的抵触情绪。

第三,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班里有几个孩子已经在这方面践行,我带语文,再上新课之前,孩子们会主动读课文,划分段落,解决字词的问题,而后课前有几个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这也就是我们平日提倡的预习。

        要做以上这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来进行。就例如我们都熟知的一篇课文《小马过河》,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去实践,去思考是否是听妈妈上话、听老黄牛的话还是听小松鼠的话,或者是亲自去践行并把自己的所得教授给他人,所以说这条河并不是老黄牛说的那样浅,也不是小松鼠说是那样深。所以还是毛主席说的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语文教材,首先应该是阅读,而后思考理解。但我班有个雅彤同学就是不愿意去思考,上课你看她端端正正,认认真真,但她的眼睛里全是无所谓。要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必须让学生眼里有光,心里有感知。然而我的课堂上,总是那么几个孩子原因大胆思考、积极表达,但令我痛苦的是还有几个孩子依然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去思考。

        如何让他们思考我用了各种方法,课前激趣,课堂提问讨论,课后分层设计作业。但都不能让那个不可能的学生变为可能,前几天上课的时候,课文《西门豹治邺》这一课,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时候,终于那个男孩子积极踊跃参加,并且绘声绘色,恰如其分地饰演出角色的个性。我发现他是个爱故事的男孩,虽然他不交作业,但我还是表扬他的表演天赋。最近天冷了,下课后我给单独把他叫到火炉旁边,握着他冰冷小手烤火,并告诉他最近一些好的表现。

    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需要老师的感知、发现能激发学生潜在有联系的那个“点”,才能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才能获得课堂上的百花齐放。

        浪漫感知学习学习的快乐

———————3.您怎样看待小学必读课外书目的,据您的经验,学生是否喜欢读这些书?您会以怎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分享他喜欢的书?

    苏氏的每一条建议总会在我的心底激起波澜,阅读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也是苏氏的第二套大纲的背景需求。

      小学必读课外书目,如果一大摞丢给学生想必学生也会头疼、发怵。如果有老师的引领那必然一定喜欢,记得我小时候为了看课外书,晚上在被窝打着手电筒读到深夜,上数学课时,在桌框偷偷看,总觉得文中的主人公命运和情节比课堂生动有趣极了。最大的原因是那时候物资匮乏,除了书本再没有引起我们喜欢的东西。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孩子们的读书意识被淡化,就需要老师的点播和引领。同时希望老师能给孩子留一点时间去阅读。目前课程已经结束,但考试中毒太深,孩子们的复习加紧,读书时间少的可怜。所以我利用周末或者晚上读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度一篇我校地方教材《阅读》中的文章,第二天我看抽查他们读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不求对错,只要对文就好。

      习惯成自然,每个周五发书,每个周一收书,学生已经养成每天每周不定时的读一篇的习惯 同时学校给学生买的奖品大都是书籍,每次孩子们得到时候,都争先恐后的借阅,虽然囫囵吞枣,但总比不读强,后来我发现我们班的读书小明星书包里背着《格林童话》、《猎人笔记》、《十万个为什么》等十多本书,我问他读了多少时 ,他都读了,但没有读完。

    小学阶段也就是苏氏所说前认知阶段,孩子没必要理解书中的具体内容,但一定要有所涉猎,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对未来有探究欲,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期望 。也就是怀特海所提倡的浪漫感知,为学生的智力背景奠定基础,在初中、乃至高中、大学都会有更好的发展。

    今天我们的小学生,我觉得特别苦,刷题、做题。一场接一场的考试,孩子没有自由时间,读书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孩子的兴趣和热情都淹没在“知识内卷”的海洋里!

    以上是我读了这本书一些章节的感悟,体制内教育不能和苏氏的学校相提并论。教育需要一步步来,慢慢来……

                  学生思维的引火线

    苏氏《给教师的建议》32条讲的是研究学龄前的儿童思维,在72、73条是关于儿童、青少年的思维发展。

    老师的引导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发展,那么这个学生就如机器一样,没有自己的行动方法。苏氏曾在32条举例说,在金秋九月,带着孩子们去树林里,当儿童走进树林不可能无动于衷,林中的色彩,各种花草,以及鸟儿的声音,总会让孩子们有情感上的认知,这就是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形象感知最突出的特征,他们能用具体语言进行形象的讲述。这就是我理解的思维。

    我在给我们班的9个孩子上语文课,新课前总要设计一些令孩子们脑洞大开的画面。例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副孩子们纷纷摘路边李子的图片展现,预习过的孩子看到此图,便会说:“看道边李树多子而折枝,诸儿竞走之,唯戎不动。”他们的纷纷回答,引发了一部分不预习孩子的被动,纷纷低头看书,寻找那句话,这或许就是环境引发思考,脑子开始找寻。

      今年我们学校带着孩子们种了花生、红薯、辣椒、豆子,秋收到时候,老师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收获着春天播种的希望,孩子们个个脸上露出了欣喜和开心的表情,个个抢着干活,都希望自己能刨出更好的更大都红薯……

    知识需要发现,在发现中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实践,在实践中不但是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也是能力得到提升。

              阅读是随意识记的基础

      今天我阅读了60条,必须教会少年约阅读。69条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为什么我们今天一直喊“教不动了”,“娃娃不听话了”等不同的声音。我很理解当下我们教育的困境,苏氏说:“完美的智育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就是要掌握该门科学的基本原理的牢固而自觉的知识,教学就是从这些基本原理开始的,不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就不可能掌握更高深的知识。”可是当下的我们为了进度,一篇课文孩子们还没有读通,就开始下一节课的预习,孩子有什么机会、时间去掌握基本原理呢?

    在当下我们一直呼喊着避免死记硬背,避免不思考的学习,而我们恰恰大都这样,该背的还要背,该记的还要记。因为不背我们怎样让孩子在考试卷上写出答案。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也让很多老师头疼。

    202页苏氏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给予很大的注意,使学生既不通过不随意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随意的方式来识记基本是原理。”我就想到了69条,在阅读中进行识记,首先让学生穿越过程,必须在阅读的基础上必须鲜明地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其次,需要浪漫把握知识的关键语句。少年的记忆黄金时期,就是每天的晨诵和阅读。

    科学在迅猛的向前发展,知识越累积越多,而人的记忆的可能是有限的。人的智力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善于在知识浩瀚的海洋里辨明方向,是否善于利用知识的仓库——书籍。

    所以阅读可以治愈理解不准,也可以治愈作文问题,还可以孩子空洞的内心世界。在阅读中,在浪漫感知中,随意识记无处不在,所以阅读苏氏说每一个儿童每天必须阅读时间在两小时,才可以保证孩子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变宽,增厚。

12.26  教师专业能力唤醒儿童的积极探索能力

    今天读了75条,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76条,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忽然联系到77条、78条都是有关于围绕儿童思维的发展所提出的关键内容,所以四条并为一体。

    苏氏一直强调教师的专业能力,告诉我们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心灵的接触,作为教师我们很少有人认识到儿童心理的脆弱和无助。常常借助家长的手,让儿童的内心充满紧张、恐惧。

    苏氏说,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所以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财富,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

    76条苏氏提到要带学生到田野里、树林里、河岸上去,带着孩子们体验自然的奥秘,找出因果关系,唤醒那些懵懂的头脑,这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的工作。

    我认为唯有唤醒孩子们潜在意识里的思考积极性,我们就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例如 我班里有个女孩,作业一直不交,总是要等到第二天磨磨蹭蹭,并且写的汉字歪歪扭扭。从中期以后,我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并且课堂上只要读对一句话,我都会极力表扬,自信心也逐步激发。平时和我交流眼神笃定,不在躲躲闪闪,带他们到种植园采摘,她也会积极给我展现她刨出的红薯、她摘的豆角,脸上的笑容让她表现的更加自信,阳光。

  一位老师不光是让学生会考出好成绩,最重要的是触发孩子思维,只要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不一样的行为,我们都得关注,并给予支持。也就是苏氏70条,鼓励学生超大纲的学习。

    有思考,就得有行动。读了这么久,我心里更加笃定,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自己就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基础,才能在工作中自由教学。

                  阅读让生命开花

        今天从80条读到85条,但对我触动最深的还是83条,“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从前文中我们了解到苏氏极力的号召老师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极力让孩子们在劳动中自主思考劳动的意义,极力让孩子们走进阅读的那束光里!

      苏氏的建议特别让我动心,但现实我们却为成绩低头,所谓的一切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撼动成绩下牛刀小试。苏氏说过一个人终其一生能够读完的书不超过2000本,而且相当大都一部分是在上学的年代里读过的。每一个儿童平均每天保证2小时的阅读时间,可是我们的孩子大部分沉浸在作业里磨蹭,或者沉浸在手机游戏里,白白浪费了时间,还嚷嚷说:“娃娃太忙,没时间读书”。

      要让孩子读什么书呢?怎样的书读了会让孩子思考自己的未来,激起他们愿意读书的热情,并进行自我教育。

      苏氏说到第一个就是读英雄人物传记。记得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要素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孩子们从周恩来年少的志向里,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心那几天的一单元,孩子们叽叽喳喳向我了解关于周恩来的一生,其实我也很着急告诉他们一切的前因后果,所以尽可能的了解、搜查关于周总理一生为民服务的大无畏精神。建议孩子们假期多了解,多看这方面的纪录片。他们都是一些宁可牺牲生命而不肯背弃真理和自己信念的人物。

      第二,因为少年的思想经常把周围世界跟自己本身隔离开的,因此,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需要更加广阔的智力背景。在阅读中思考,在大自然中体验,苏氏的“思考之室”成了一个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策源地。教科书书中,关于古代历史人物,被选为精读课文,我想其意义就是让孩子们爱上读历史故事,从他们身上感知力民族力量的伟大。

    第三,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苏氏从季娜的儿童时期一直关注到她的成年,为自己的孩子教育找寻方法。季娜说,人不不是一粒灰尘,在生活的旋风里一掠而过,便永远消失不留痕迹。每一个人,如果她热爱祖国,愿意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就能在自己的身后留下深深的足印。还是那句话,风过留声,燕过留痕,读书留下更多你意想不到的快乐和幸福!

    苏氏的帕夫雷什中学经历不断的实验,获得了成功,孩子们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最大的益处就是阅读和体验自然现象,从中让孩子们完成自我教育。诚然,这些成绩的取得苏氏耗费了几十年心血,终于才有这本让我们百读不厌的《给教师的建议》。同时阅读花儿开放在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家庭中,我们也会逐渐在阅读中思考劳动、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厚爱!

                    家长学校

      李斯的《谏逐客书》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泰山正是因为不拒绝任何一粒土壤的加入,才能够成就今天的高度;江河湖海,也正是因为不拒绝任何一条小溪的汇入,才能够成就今天的深度。

      教育的明天应该是不断的深化与提升品质为要。苏氏在84条,我们的“家长学校”让我印象深刻。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这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方面,现实生活所提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苏氏说,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帕夫雷什中学的研究证明教育学应该成为所有的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该懂得它。苏氏按照学前组、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五至七年级组、八至十年级组。根据不同的年级组设置27个左右的问题,供家长学习。

      当下我们的学校,总是提倡家校合作,可是多年来只是闻其声不见行。家长只有每学期家长会时来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班级氛围等),听老师的汇报。家长只是听到了孩子成绩,其它的大都忽略,从没认真直面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和需要,特别是农村学校,家长大都是爷爷奶奶,开个家长会,头上都顶着庄稼叶叶,身上全是庄稼的味道,他们总是说:“我的给娃吃好,穿暖,把娃送到学校,一天任务就完成了,至于学习上,我们帮不上忙。”这些话,是隔代教育的样子,也是他们无助于现实的言语。

    认识不在一个层次,城里的学习,虽然没有声势浩大的家长学校,但却有家长跟岗,了解学校、班级的日常工作,也是感受办学理念。所以城里的孩子为什么不轻易掉队,也就有了当下农村孩子纷纷进城求学。很赞成苏氏的家长学校,也很赞成我们当下的家校共育,希望都不是纸上谈兵。学校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小学应该像幼儿园一样进行开放日活动。就像“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结束就是开始

      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已经尾声,但苏氏留给我的却是对当下教育多了份执着和审视。

    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夯实自己基本素养,那就是阅读,阅读皮亚杰、怀特海、李镇西、魏智渊等从古到今的教育家对教育的观点。阅读新的课程目标,阅读教材,广览文学名著,感受文学诞生的背景!

    当下的教育要求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人,的确互联网、多媒体各种学习软件五花八门,倘若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拿什么面对日新月异的学习环境,面对一个个古怪精灵但又不踏实用心的孩子呢去?

      接下来就是思考实践,从实践中获得元认知,从实践中获得教育的意义。从带孩子去树林、去河边、去山野体验自然,用亲身经历带给孩子无意学习,拓展孩子视野,提高辩识能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带着孩子参加劳动,打扫院子,清理自己的书包,播散种子,给禾苗松土、除草等,让孩子体验的真,感知生活里的一切不是嘴里跑火车,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做出来的。

    虽然阅读结束,这场十二天的阅读,足以用来抵挡今后的一切教育困惑。从教师到学生到家庭,再从家庭到孩子到老师,形成一个教育的闭环。阅读也一样,破解教育中的种种无解之谜,才有机会让我们在教室里尽情输出我们曾经共读中获得的能量 ,带着孩子们从浪漫感知到精确认知再到综合运用的一个闭环操作。这也是阅读的一个闭环,也是结束在开始的良性的闭环运动!   


读《给教师的建议》打卡8次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