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有时就是一本正经的扯淡

4个月前 (01-01)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9 已阅读

岁末年初,五花八门的预测未来,开始铺天盖地。

在旧剪报册里,看到一则剪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新闻及世界报道》杂志,预测未来百年大事:

预测2000年苏联首次载人飞船至火星,2001年研制成功预防心脏病的疫苗,以及提高人类智商的“特效药”……

看完不禁哑然失笑,觉得很扯淡,一本正经的扯淡。

相信当年的预测者,完全是不容置疑的严肃认真,就像当初对《星球大战》《哈利·波特》市场价值的负面预测一样,尽管后来作品大热大卖的事实,狠狠抽打了预测者的白脸。

这些预测者绝非等闲之辈,他们都当行出色的制片人、出版商和营销策划,是商业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

专家又能怎么样?《<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是这样评价专家的:“是指那种知道123种恋爱方法,却根本不认识任何女人的人,事实上,读者一般对他们态度冷淡。”

美联储的专家们,算是世界上得天独厚的“消息灵通人士”。然而,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爆雷之前,这些金融界的顶级专家,谁也没能预测到次贷危机的发生。他们的老脸,几乎被金融风暴打爆了。

对未来的预测,专家跟普通百姓一样不靠谱。

美国有位管理学家,梳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数百个预测,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有80%的预测都是错误的。

因发现“黑天鹅效应”闻名的纳西姆·塔勒布,则干脆说:“黑天鹅”事件根本不能预测。

也许,预测未来本身就不靠谱。

怪就怪在,即使预测未来不靠谱,人们还是迷恋预测未来,囤积各种预测,主因大概是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人们心怀侥幸地想:在众多不靠谱中,总有靠谱的漏网之鱼吧。

有的专家,热衷预测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尽管预测纰漏错谬,准确性差劲得令人脸红。

但是,预测者却煞有介事,反正无需为不靠谱负责,还能消弭大家对未来命运的焦虑,何乐而不为!

不由想起我们小城一位卜卦师。城管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他从街角一隅,清扫到城外民房的“坊子”里,他的“生意”反倒兴隆,问卦者众,终日烟香不断,甚至像医院一样要排队“叫号”。

看着香堂里悬挂的条幅:“推断命里吉凶气数”“神卜后生兴衰成败”,忽然觉得,卜卦师跟某些预测家,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如果硬要找区别,前者用得是周易八卦、文王神课,后者则是电脑里的各类模型。

早在伏羲黄帝时代,卜卦就广泛流行。如今时代变了,但是,只要人们对未来还存在着不确定感,预测未来这一神仙操作,就将一直存在。

至于某些预测家,不妨借用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人设”:他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人们也便这么过。


预测,有时就是一本正经的扯淡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