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听说真假美猴王那一难中死去的是真悟空

5个月前 (01-0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7 已阅读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杀了老杨儿子后,被唐僧驱赶而走后跑去落迦山诉苦时,六耳猕猴趁虚而入。他打伤唐僧、夺了通关文牒后,回了花果山。真悟空得知此事,与假美猴王交手,经多方求助,最后假美猴王在如来面前现了本相,被真行者打死。然而前几天看到多条网络视频说着真假美猴王那一回之后,是六耳猕猴护着唐三藏西行,真正的孙行者已被其杀死了。其理由大抵是:

1. 真假美猴王之后,行者再也没有叫过八戒“呆子”了;

2. 在谛听判断真假猴王时,知道却不敢说,因为六耳猕猴的后台是如来。孙悟空与如来是师兄弟,二者之间有矛盾,故而见到悟空想除之而后快。第一次大闹天宫时机不够成熟,而真假美猴王来辨真假正好是机会。

3. 在真假美猴王之后,行者的性子有变,开始用心保护唐僧,对天空的神仙也甚为友善。

网图侵删

最初看完这些讲解,我有些信以为真,但总觉得似乎又不太合情理的地方,毕竟我认为《西游记》主角应是孙悟空的,如若主角已逝,那故事继续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带着疑问,我又重读《西游记》,一步步解开谜团——

先说说我的结论吧,我觉得真假美猴王之后,随唐三藏西行的是真悟空。对于以上提到的这些不是真美猴王的理由,我在原文中找到了与其相矛盾之处。

首先是再没有叫过“呆子”一说,此为谣言。原著中,真假美猴王之后的诸多回,行者仍是无处不在地叫“呆子”。第五十九回,过火焰山,孙悟空听完八戒说火焰山为“日落之处”,笑着说:“呆子,莫要乱谈……”第六十三回,悟空与八戒合力战九头虫,结果八戒被捉。悟空变螃蟹入水救八戒,内心惧道:“这厮恁般利害……且等我变化了进去,看那怪把呆子怎生摆布,若得便,且偷他出来干事。”陀罗庄,蟒蛇精被打死后,猪八戒还一顿乱耙在那打。孙悟空从蟒蛇精肚子里出来,说了一句,“呆子!他死也死了,你还筑他怎的?”

其次是说六耳猕猴的后台是如来。《西游记》第一回中,孙悟空刚到灵台方寸山,在进行入学登记时,菩提问他叫什么名字?悟空说无名无姓。菩提祖师给其取名并说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细看起名中第六辈徒是“如”字辈,与如来的如字相吻合。

菩提老祖所居之处是灵台方寸山,如来所居之地是灵山,均在贺州之地,二者所居之地有相似之处。结合这几处看,确实是师出同门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关于恩怨,看遍整本书,我未找到合理的解释。

再来说如来想要除掉孙悟空的时机。孙行者大闹天空,扰乱海域,众仙家皆不能损其一分一毫,在众仙都希望可以除之之时除去他,不正好是众望所归,何必又加多一场戏?再有金蝉子遭贬,要取完成取西经的任务,孙悟空从收服之日就做得兢兢业业,为何在完成一半时要换人呢?若担心孙悟空不受控制,显得没有必要,毕竟金箍已经套在他头上,行者也是极度害怕这个紧箍咒的。故而说六耳猕猴的后台是如来,被杀的是真行者实在不敢苟同。

最后是说真假美猴王之后,悟空性子有变。到真假美猴王这里,已经是孙悟空护唐僧历经磨难的第41难了。前面无论是碰到拥有三昧真火的红孩儿,还是遭遇万寿山五庄观的人参果之事,观音前来化解危难。黄风怪作妖,是灵吉菩萨来帮忙收服;金兜山遇难,也是诸多天兵天将来帮忙。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只要行者上天求助,大家都会毫不犹豫来相助。有些时候,在遇难前,还会来点拨,或是帮助。

历经磨难的孙悟空在这些磨难中逐渐成长和成熟。随着这些帮助的次数越来越多,孙行者无形中也逐渐明白,在西行路上,这些神是可以帮助自己护唐僧顺利西行的,倘若总是咄咄逼人或是武力见面,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孙悟空是猴子,但是只聪明的猴子,他也是有情商的,他深知在借力打力前要和可能会用到的这些神仙们打好关系的。

孙行者在《西游记》这一本书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书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写的都是关于孙行者的。写其出生,求道访仙,东海取金箍棒,地府改寿命,天庭招安为弼马温,自封齐天大圣,最后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下。第七回之后讲述孙行者护唐僧取西经的故事,如若中间将真行者写死,换成六耳猕猴,那行者其本身构建的人物形象——正义化身、善恶鲜明、英雄形象就有所缺失了。在真假美猴王中,假猴王除了是所谓的六耳猕猴,是还有其它什么身份吗?

我猜想,假美猴王其实也是真美猴王,是真美猴王的“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是带着一些负面情绪的自己,谓之心魔。

在假猴王趁虚而入之时,正好是真行者第三次被唐僧被赶走之时。彼时的孙行者内心委屈至极,自己竭尽全力护唐僧周全,不被理解。他惩恶扬善,被说成是枉顾人命。即便算是有罪,西行之中多次的降妖除魔不被念及,功不可抵过。他欲留,唐三藏却不接受,离开时却自觉无地可去,只能找观音诉苦。在此种情况之下,出现真假美猴王,也就如同内心有两股势力和想法出来相抗衡。

美猴王身上出现的两者争斗,并非所谓的善恶之争,而是内心两种不同声音的争斗,一者是遵循目前的状态,化解彼时的窘境和委屈局面,继续护唐僧西行,信守承诺;二者是打破僵局,用对抗的方式拒绝和现有的团队西行,重建团队,以自我为中心,不再听唐僧之令完成西行。

心魔是由己而生,故而六耳猕猴和真行者一模一样,会真行者的七十二般武艺,也会因为紧箍咒而头痛欲裂,他还有和真行者一模一样的金箍棒。

唐僧师徒在遭遇草寇一难时,作者就有说:“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唐僧师傅取经之路进入瓶颈期,四人貌合神离,已不同心。那是坚持还是放弃,关键点在于悟空。

真假行者飞云驾雾打上西天时,作者留下一首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这么写的:“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质疑猜”、“禅门须学无心决,静养婴儿结圣胎”。第一句写的是孙悟空的二心引祸灾,最后一句是将佛教的修佛之道——修心。一体一心方能求正果。再结合第五十八回的题目是“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就更能说明,假美猴王其实是孙悟空生出来的“二心”。

雷音寺内,如来对大众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一语点破,悟空生二心。再到另一心的名字“六耳猕猴”——善聆听、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佛家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之说,由“六根”生“六识”,“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第五十八回作者也说明“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除丹自成”,修行路上应去六识,舍弃左右自己的二心,方能达到佛家眼中无相的境界。

其实我们的人生路上也会同悟空一样,碰到一些难处生出一些负面情绪阻碍我们前行,学会接受这些情绪,尝试想办法去缓解祛除,自然会出现新的景象。


《西游记》:听说真假美猴王那一难中死去的是真悟空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