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比通灵”的时候,为什么不摘下金锁?

3个月前 (01-29)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9 已阅读

脂砚斋说过:做人要老城,作文要狡猾。曹雪芹写文章一等一的狡猾,他必须要宝玉宝钗近距离接触,因为他在这里埋下一个伏笔:冷香丸,凑近了才能闻到。

为了把冷香丸顺利地开发出来,曹公大费苦心,无一字是闲笔。

宝玉进梨香院之前,脂砚斋已经开始吐槽:吃冷香丸,住梨香院,妙极。

我一直觉得脂砚斋的谈吐有点像黛玉,口吐芬芳有急才。

哪天要是有人翻出脂砚画像,上面是个络腮胡子大老爷们的话,请立即删除,以保持脂砚斋在读者心中的小清新造型。

扯回正题。

宝钗的璎珞上面有金链子系着,从头顶摘下只怕弄乱头饰。为了宝姐姐的姿容整齐,托在手心里给宝玉看看更方便一些。

可惜宝玉心心念念的只有林妹妹,恍惚间瞥见过宝姐姐的金锁,却无意深究上面是否还刻字。害得宝钗不得不跟首席丫鬟莺儿演双簧,才能大张旗鼓地宣传金玉良缘文案: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从音韵平仄来看,薛家给自己整了个工工整整的下联。对得如此刻意工整,相当于现代女青年的大胆告白:

“俺就稀罕你,你稀罕俺不”?

金锁刻字属于人工操作,人人可以模仿。金锁耗资不菲,对于大户人家却算不得什么。清虚观打蘸那次,张道士呵呵大笑几声之后,就从道友那里敛了一大盘子金锁金麒麟之类,可见并不是孤品。

贾母的侄孙女史大妹妹从小就戴着金麒麟辟邪,想刻字早就刻了。史家这种侯府就不屑做这种掉份儿的事情,毕竟侯府千金不愁嫁,犯不着。

宝玉自带“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纯属出于天然,不可替代。孰高孰低,孰真孰假,一目了然。

薛家的金锁是量身定制,要的就是金玉良缘的正主垂询。在莺儿露骨的引导下,宝玉不得不要求观瞻,宝钗终于可以亮出“非限量版无需配货”的金锁。

就算薛家趁钱,金锁上的链子也就是三十厘米左右,好让金锁垂在胸前重要位置,吸引宝玉的目光。

宝玉既然手托金锁,跟宝钗的距离已经到了耳鬓厮磨的地步,这才能闻到宝钗身上的淡淡香味,合理串接下文关于冷香丸的对答,直到黛玉进门,这段稍微暧昧的场景才不得不结束。

再次借用脂砚斋的解释,这就是行文“金针暗度”之法。一件道具巧妙穿插,写尽薛家的势利做作。宝玉无可无不可的公子哥习性,薛宝钗的冷香与热毒对比,也得到初次呈现。


宝钗“比通灵”的时候,为什么不摘下金锁?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