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言二拍”杂感:《警世通言》第18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4个月前 (01-29)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13 已阅读

一、这篇文章挺有趣,阴差阳错造成了好结果。

二、摘抄——

1.买只牛儿学种田,结间茅屋向林泉;也知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利为官终幻客,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物俱增价,老去文章不值钱。

2.大抵功名迟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达。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这老少二字,也在年数上,论不得的。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三岁上就死了,这十二岁之年,就是他发白齿落背曲腰弯的时候了,后头日子已短,叫不得少年。又如姜太公八十岁还在渭水钓鱼,遇了周文王以后车载之,拜为师尚父,文王崩,武王立,他又秉钺为军师,佐武王伐纣,定了周家八百年基业,封于齐国。又教其子丁公治齐,自己留相周朝,直活到一百二十岁方死。你说八十岁一个老渔翁,谁知日后还有许多事业,日子正长哩!这等看将起来,那八十岁上还是他初束发,刚顶冠,做新郎,应童子试[插图]的时候,叫不得老年。世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的日长日短?见个少年富贵的奉承不暇,多了几年年纪,蹉跎不遇,就怠慢他,这是短见薄识之辈。譬如农家,也有早谷,也有晚稻,正不知那一种收成得好?不见古人云:

东园桃李花,早发还先萎;迟迟涧畔松,郁郁含晚翠。

3.论他的才学,便是董仲舒司马相如也不看在眼里,真个是胸藏万卷,笔扫千军。论他的志气,便像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牛斗。何期才高而数奇,志大而命薄。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

4.第一遍是个情,第二遍是个例,人人要贡,个个争先。鲜于同自三十岁上让贡起,一连让了八遍,到四十六岁兀自沉埋于泮水之中,驰逐于青衿之队。也有人笑他的,也有人怜他的,又有人劝他的。

5.做官里头还有多少不平处,进士官就是个铜打铁铸的,撒漫做去,没人敢说他不字;科贡官,兢兢业业,捧了卵子过桥,上司还要寻趁他。比及按院复命,参论的但是进士官,凭你叙得极贪极酷,公道看来,拿问也还透头,说到结末,生怕断绝了贪酷种子,道:‘此一臣者,官箴虽玷,但或念初任,或念年青,尚可望其自新,策其末路,姑照浮躁或不及例降调。’不勾几年工夫,依旧做起。倘拼得些银子央要道挽回,不过对调个地方,全然没事。科贡的官一分不是,就当做十分;悔气遇着别人有势有力,没处下手,随你清廉贤宰,少不得借重他替进士顶缸。有这许多不平处,所以不中进士,再做不得官。

6.从来资格困朝绅,只重科名不重人。楚士凤歌诚恐殆,叶公龙好岂求真。若还黄榜终无分,宁可青衿老此身;铁砚磨穿豪杰事,春秋晚遇说平津。

7.矮又矮,胖又胖,须鬓黑白各一半。破儒巾,欠时样,蓝衫补孔重重绽。你也瞧,我也看,若还冠带像胡判。不枉夸,不枉赞,“先辈”今朝说嘴惯。休羡他,莫自叹,少不得大家做老汉。不须营,不须干,序齿轮流做领案。

8.泽畔屈原吟独苦,洛阳季子面多惭。

9.只拣嫩嫩的口气,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怯怯的策论,愦愦的判语,那定是少年初学。

10.饶君用尽千般力,命里安排动不得;本心拣取少年郎,依旧取将老怪物。

11.事有凑巧,物有偶然。

12.躲了雷公,遇了霹雳。

13.早知富贵生成定,悔却从前枉用心。

14.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阴。

15.只愁堂上无明镜,不怕民间有鬼奸。

16.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17.松柏何须羡桃李,请君点检岁寒枝。

18.下官今日三报师恩,正要天下人晓得扶持了老成人也有用处,不可爱少而贱老也。

19.利名何必苦奔忙!迟早须臾在上苍。但学蟠桃能结果,三千馀岁未为长。


读“三言二拍”杂感:《警世通言》第18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