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 “语文”?

2个月前 (04-16)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如果语文教育彻底沦为技术与功利,而没有了思想、文化和学术的内容,那语文教育就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缺陷在于,它缺乏价值关怀,缺乏文化底蕴。

姿态决定了你的高度。王栋生老师说“不跪着教书”,这是一个教师的姿态。

中小学教育关注的,首先应该是活生生的人。过分强调中小学培养“人才”的功能、培养人才的效率,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学习语文,首先是学习一种表达方式,这实际上也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方式,理解和认同一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

我们培养的是当代的人,任何文化资源都是来帮助我们的学生形成现代人格的。包括传统文化在内,再优秀、再悠久,它的价值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但不是为了文化而存在。

学文言文,究竟是为了什么?《鸿门宴》是名篇,写的据说是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顿饭局,觥筹交错之下是刀光剑影。问题是,我们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刘邦的隐忍智慧?为人处世的计谋方法?还是要吸取刘邦得天下的经验?刘邦的成功能给我们的学生什么启示?阴谋诡计吗?看了余秋雨的一个讲演,他问道:中国文化能否减少一点权谋色彩,增加一点大道文化,或者大爱文化?我想余先生活了大半辈子,经过了“文革”的风风雨雨,成名后的日子也过得波澜起伏,估计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心态有别人所不能体悟的深切感受,他的话值得我们玩味。

当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能容忍一个韩寒走自己的路呢?

学生作文中有很多非理性,华丽的语言背后往往是荒唐的、混乱的逻辑。包括高考满分作文,这与我们忽视了逻辑化、学术化的教学有关。

我们常说哈姆雷特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甚至常常加以嘲弄。但是,更为可怕的是“思想的矮子,行动的巨人”,想也不想,或者想也没想清楚,就盲目地、勇往直前地蛮干。怕就怕这样的折腾。

对公共事务发言,煽情是危险的,造势是弱智的,唯有理性,才可能清明。

教育的目的,是人的自由发展;教育的规律,是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这就是教育的专业性。


怎么教 “语文”?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