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第十四⑱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2周前 (04-2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2 已阅读

宪问第十四⑱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曰管仲非仁与?我们上一讲讲到子路,子路说管仲是不是不仁呢?为何呢?公子纠被桓公逼迫鲁国所杀,召忽跟随公子纠赴死,而管仲独活。所以子路认为这是不仁义,那我们就看子路的性格,以“义”著称,因为救孔悝而死。所以一个心中有义的人,看到的管仲是不是没有义呀?你看召忽,它有情有义,为情义对自己的生命毫不畏惧、毫不在意。

我们看子贡这里又说了,管仲应该不是一个仁德的人吧?为什么呢?子贡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和自己看到的角度。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相之。这里子贡和子路看到的又不一样,说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不能死,而且“又相之”,又去给齐桓公为相,辅佐齐桓公,这是不是不仁呢?

那从子路和子贡看到的角度,我们来思考一个道理:一个人心中装着什么,就能看到什么。子路有义,故而看到了义。子贡有才华,能为相,所以他看到的是管仲辅佐齐桓公为相。那再来看生活当中的我们,是不是这样的,比如说有的人做生意做得很好,比较有钱。这个时候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有的人会觉得这个人是因为他赶上了一个好的时机,赶上一个好的机会,那我们看到的是时机,是机会,因为我们心中装着时机和机会,有这样的概念。那有的人看到说:“还不是因为他父亲有钱,还不是因为他父亲有地位,给他一些帮助吗,要不然凭他,怎么可能赚到钱呢?”那说明我们可能没有一个有钱的父亲,没有贵人帮助我们。所以我们认为,他生意做得好,是因为有父亲帮助。那么可能还有第三种人:他生意做得好,这个人其实口才真的很好,或者说他很有情商;其实这个人很仁义,很忠信;这个人头脑很聪慧,他总是能想到客户的需求,所以他生意做得很好。

我们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概括了三种思维,三种人。那三种人因同一件事情,生意做得还不错,看到了三个不同的角度,三个不同的观点,是因为三个人心中所装的事情不一样,心中所思所想不一样。所以这个道理,我们要在生活当中广泛的去应用,看到一件事情,我们不要着急固执己见地去下评价和评论,因为你的评论只是你的思维认知,是你的局限性、是你的角度,而不是这件事情的原貌。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轻易地评价他人,去评价一件事情,而是认真地思考,这里是不是有我看不到的东西?我们要通过努力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角度,站在更高处去看这件事情的本质。而不是盲目地下结论,那个是片面的。

就像我们上一讲,讲过齐桓公,讲过鲍叔牙,讲过管仲,讲过召忽,讲过公子纠他们的之间故事。当我们了解这个故事,你就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管仲。如果你再去了解管仲一生的事迹,那你就会又有一个全新的评价。

那我们来看孔夫子,是如何看待管仲的。孔夫子会和子路子贡一样,觉得管仲是不够仁义、不够仁德吗?

    

子曰:管仲相桓公,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夫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称霸诸侯,一匡天下。匡:是匡正,扶正之意。他扶正,匡正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说我们到今天,都是受到了管仲的恩赐,好处。管仲这里的微是假设,如果。如果没有管仲。“吾左衽矣”,我们到今天还是披着头发,衣服从左开的。披发:那个时候蛮夷之地是披着头发的,而中原有文化的地方,头发是编起来的。左衽:我们现在如果有穿中国风的衣服,穿长袍,我们可以注意一下,衣服都是从右侧开的,而蛮夷是从左侧开。

这里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头发,一个衣服,讲的却是文化。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今天也是披头散发的,我们的衣服也是从左边开的,被形容蛮夷之地是没有文化的。那这句话在讲管仲对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岂若:怎么会呢?匹夫匹妇:指的是普通的男女。之为谅也:这里的谅指的是小节,守诚信,但是守的却是小节小信。这里给管仲予肯定,说管仲这样的人,他是帮助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的,我们到今天还受到他的好处、恩惠。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今天会沦为夷狄,会没有文化,我们的头发是披散着的,我们的衣服是从左开的,就是因为有了管仲,我们才没有沦为夷狄,文化才得以传承,桓公才得以称霸诸侯,天下才得以匡正。管仲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像普通的男女那样,守小节小信呢?

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的思维,普通男女守的是小节、小信。我们要做事情讲诚信,做事情要有情有义,讲忠义,而管仲这样的非普通人,所以他守的是大仁大义,他心怀的是齐国,心怀的是百姓,心怀的是天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看到的是义,因为子路守的是义,做合时宜的事情,为了义气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看到子贡为相,他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才能,是一个为官之道,他认为公子纠既然被桓公所杀,管仲你怎么能去给桓公再去为相,再去给他做官呢?但孔夫子看到的不一样,管仲心怀齐国,心怀天下,他心怀文化的传承,他要尊王攘夷,不能让夷狄来破坏中原,对于整个中原的稳定,是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所以他区别于我们普通人的小节小信。

注意,这里我们讲的信还是要守的,要守诚信,有一种人类似于管仲,他守的不是小信,他看的是大仁大义,他守的是大信。所以信是不变的,我们不要听到这里认为小信是不是没必要守?不是这样的。每个人心里所思所想不同,所以心里所怀的仁、义、忠、信,是各不相同的。

管仲守的是大仁大义,而子路和子贡认为管仲是不是不忠的、是不是不仁,这里指的是小节小信。我们讲一个守大仁大义的人,是不会在乎小节小信的。

往生活当中来延伸分为几种人:第一种人:比较自私、比较自我,想的都是自己得到了多少,自己是否得到了利益,不存在什么样的信,不存在什么样的忠,更不存在什么样的仁。

还有第二种人:有情有义,可以为身边的人付出,我懂得为父母付出;我懂得为爱人付出;为孩子付出;为朋友付出;为我们自己所尊重的人、敬重的人去付出,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就是我们讲到子路的义。这都是信,但是称之为小节小信,守的是自己心中的忠义。有多大的信,有多大的义,取决于我们自己心中装了多少人,心中装了多少东西。

我们说的第一种人:自私自利,装的只有自己,所以谈不上信、谈不上忠、谈不上仁义。那么第二种人:装的是和自己亲近的人,所以这样的人有情有义,忠义之士。我们再说第三种人:他心怀的天下,他可以装更多的人,哪怕是陌生人,都可以装在自己的心中。我们说管仲是这样的人,孔夫子更是这样的人,他不会为了某一个人而去牺牲自己;也不会为了某一个人,而放弃自己心中的天下,这样的人忠于的是道,忠于的是仁,我们称之为大仁大义。

管仲曾说:我活着比我死去,对齐国的百姓更有价值,所以我选择活着。管仲也曾经说过:除非齐国灭,宗庙毁,祭祀绝。国家已经灭亡了,我无处去施展,并且宗庙祭祀都已经毁掉,说明没有再翻身的机会,我才会选择身亡。只要齐国还在,只要百姓还在,我怎么敢轻易地舍去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们可以看管仲这个人,他心怀齐国,心怀齐国的百姓,甚至心怀天下。管仲被齐桓公派人接回齐国以后,两个人畅聊三天三夜,句句投机。齐桓公斋戒三日,拜管仲为相,并且称之为仲父,位置极其尊贵。

那我们看看管仲做了齐国的仲父,做了这个相以后,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呢?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行政划分。他把齐国详细的分为二十一个乡,这个时候才方便管理,更加了解基层的情况,了解百姓。第二件事情:重用人才,选贤任能,管仲讲了三个重用人才的要点:第一点“无德不加以尊位”;第二点“无功不加以重禄”;第三点“无信于民不可做大官”。

我们看这三点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经营企业带团队,是非常好用的三个思维方式。第一个:告诉我们,没有德的人是不可能给尊位的,因为有德行的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经常讲德高望重,一个人有德行别人才会敬佩,他才可能坐在尊位。

那么第二个思维:有德不代表有功,所以无功不加以重禄。一个人为团队是奉献过功劳的,有过功绩的才可以给重禄。

第三点:如果不能取信于民,不可以做大官,官我们称之为父母官。如果百姓对你是不认同的,是不相信这个人的,你是不能取信于民的,是不可以让他做大官的。

就是因为有了这三点,管仲才能更好地治理齐国。他打破了那个时候的阶级制度,在之前有爵位的人、有世袭的人,才有机会做官。而到管仲这里开始改革,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变法。改革以后,只要你是有德行,或者你能取信于民,或者你对齐国有功,都可以有上升的通道。所以在管仲为相期间,齐国的人才济济,有很多人想来做官,因为你给了空间,给更多人施展才能的机会。

有了人才,有了行政的划分,做的第三件事情:加强经济农业的改革,管仲非常注重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因为这是国之根本,管仲认为百姓生活过得好,有衣食,他才可能接受教化。所以发展农业和经济的同时,管仲非常注意百姓技能方面的教化。比如说教百姓农业;教百姓经商;教百姓织布。管仲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百姓吃的好,穿的暖,这个时候他自然知礼节、知荣辱。知礼节,知荣辱才好教化。

那么第四件事情:加强军事力量,培养军队。一个国家要想不被欺凌,要想称霸天下,军事力量是极其重要的,可是军事力量的前提,是要有人才,是要有好的管理制度,同时百姓是安居乐业的。所以有了制度,有了行政规划,有了人才的选拔,有才能的人坐在相应的位置,加强了农业经济,人民生活的幸福,这个时候发展军事力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管仲管理齐国,他是非常完整的体系,绝不是靠某一方面,让齐国变得发达,而是让齐国全方位的发达,这是对内的政策。对外管仲提倡尊王攘夷,尊重周王室,所有的国家都要来纳贡,给周天子纳贡,因为齐国自己本身强大,所以他可以维护整个中原地区的安稳。那个时候总是有西戎和北狄来犯,比如说北狄犯燕国,齐国就派军队去维护;又来犯刑国,齐国又派军队去维护;又来犯卫国,甚至把卫国的国君已经杀掉,百姓流离失所,逃到黄河岸边。这个时候管仲让齐国派去军队,守护卫国的百姓,并且带去种子教他们耕种,重新去建立卫国。甚至周朝王室发生内乱,齐国派军队去平复内乱,并且他并没有私心。

举个例子,比如说楚国,楚国本然也很强大,楚国对王室不敬,不纳贡,这个时候齐国带军队去讨伐楚国,你为何不纳贡?你为何不尊周天子?楚国迫于无奈,因为齐国的军事力量,在管仲和齐桓公那个时候过于强大,所以继续向周天子纳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管仲为相期间做了很多事情,对内强大齐国,对外安抚天下。所以我们说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他是维护正义的,我们引用《大学》的思维,明德亲民,一方面明德,不停地强大自己的齐国。一方面亲民去帮助更多的国家,帮助周王室。

这里我们只是简单讲了管仲为相期间所做的事情。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到管仲,他不光心怀齐国,心怀齐国的百姓,他心怀是全天下的百姓,他尊的又是王室。所以这样一个人,一生所做的功绩,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怎么可能“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呢?他不会选择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山沟,在那里去自杀。所以他可以忍受所有人的误解,所有人的不理解,最后做出了丰功伟绩。

甚至到了孔夫子那个时候,依然有很多人对于管仲是不理解的,认为他不仁,认为他不忠。可是孔夫子看事情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他觉得管仲是大仁大义,因为他保存了文化的传承。如果没有管仲,孔夫子说到我们今天,我们可能在披头散发,衣服还从左边开,会沦为夷狄的。

如果没有管仲,齐桓公也不能称霸诸侯,齐国也不能匡正天下,就是因为管仲,才保存了周王室当下的这种国家制度,不停地传承下来,直至传承了八百年。最后虽然也是被秦国所取代,但是由于管仲的出现,他提出了尊王攘夷。所以后期再有晋国称霸、楚国称霸,依然提倡的是尊王攘夷,这一切也不得不归功于齐桓公和管仲。

所以我们去想,这样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自然不在乎自己的名节,自然不在乎自己守的小信小义,而自己做出的事情,是利益更多的百姓,甚至是利益后世的。  


宪问第十四⑱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