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物件,看看能值多少钱

4周前 (05-13)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4 已阅读

#头条创作挑战赛#五一长假、回了一趟老家,在打扫老屋卫生时发现了很多过去的东西,有些还是解放前的东西,给大家看看,看能不能值几个钱?

这是过去母亲装猪油的瓷罐。

小时候,杀了年猪,母亲就用它来装猪板油。

那时候不比现在、把猪油炼成化油,猪油切成二公分大小的坨坨,每餐炒菜时煎上一坨。

听母亲说过,这个瓷罐是在外公家拿的,是解放前的物件,上面有花鸟图案,还有诗一首——

诗文作者——李生太。

在七十年代,曾有人来乡下收老物件,那时候大哥想把它拿出去卖掉……那收老物件的看了一会,说是解放前的物件,能值三十块钱。

母亲坚决不卖,说这罐装猪油不变味,还是外公留下的纪念品。

至今还在,只是盖子上的手柄坏了。

这是过去用来量粮食的小斗(俗称升子)。

记得小时候就用这个来量粮食,这一斗有五斤重。

后来有了秤就不用这个了。

老母亲说,这是解放前一年,村里老木匠做的,当时工资为一小碗大米。

这是个小茶壶,也是外公留下来的东西。

小茶壶上的图案很美,上面有几个小人人。

有一人骑着一头怪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坐骑?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四不相”呵?

这茶壶做工精细,瓷料很薄,在工艺上确实不错。

只可惜,打扫卫生时、一不小心被摔碎了。

这个相信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见过吧!

那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在我们这里称“蒸子”,是专门用来蒸干饭的。

做蒸子是要选择木材的,一般的木料都不行,容易变型,饭难蒸好。

我家的这两个蒸子是用春树做的。

春树木质的蒸子、蒸的饭很香,有股春芽的香味、不易变型。

在墙角处发现了一枚铜币,上面写作“四川铜币”,

“軍政府造、當一百文”等字样。

这个应该都认识——犁铧(又称犁头)。

犁铧是近代物件。

记得在九十年代买的,这架犁铧五十块钱。

现在不值钱了。

前面有收废品的来,说废铁五毛钱一斤,给了十块钱没卖。

竹篮。这竹篮编织精致,是解放后编织的。

编织竹篮时要选择季节,最好的冬季,因为冬季的不容易生虫……

蓑衣。八十年代买成二十块钱,现在烂成这样子,不值钱了。


农村老物件,看看能值多少钱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