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大概有哪些?

7个月前 (11-16)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17 已阅读

人体工程学,是在二战后,设计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使设计的物品尽量适合人体的自然形态,从而获得舒适、高效、健康的使用体验。

在家居设计中,就是家具尺寸大小与室内过道距离等人性化的空间规划。

在住宅设计中利用好人体工程学,能让家居布局更加合理,动线更流畅,居住环境更舒适。

01
客餐厅

沙发与茶几:由于不同的使用习惯与身型,就算是同一款沙发,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感。

沙发的进深与高度也是我们要关注的点。

首先,膝盖和臀部保持水平,过低会让整个身体埋陷在沙发里,造成髋关节形成锐角,导致背部压力过大。

过高会使双脚悬空,造成大腿和膝盖后方的肌肉紧绷。

在试坐沙发的时候,可以看看膝盖和屁股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其次,沙发的进深决定了不同身高的人坐上去是否舒服。

如果沙发进深小,高个子坐着的时候,大腿会部分悬空,舒适度大打折扣。

如果个子小,沙发进深大,挺直时难以靠到沙发靠背,腰部悬空,非常不适。

市面上沙发进深常见的尺寸是95cm,这种进深适合身高在1.7米以下的人。

身高在1.7米以上的人最好选择进深为105cm的沙发,这样才能彻底缓解背部的紧张状态。

如果你160cm ,而你另一半身高180cm ,尽可能按照另一半的身高选择进深大一点的沙发。

毕竟沙发进深大,个子低的人更容易调整成舒服的姿势,而进深小,高个子的人无论哪种姿势都不会舒服。

如果身高差距小,基本都能买到两个人都合适的沙发进深。

沙发与茶几的最佳距离应该于40cm-45cm之间,不仅方便拿取茶几上的东西,腿脚也有活动空间,避免磕碰。

电视:电视的最佳观看距离不仅和电视尺寸相关,还与电视的清晰度密不可分。

同尺寸,分辨率更高的电视建议更近的距离观看,可以很好地感受到画面的细腻感。

目前国家并未有最佳视距的标准规范,各品牌给出的建议观看距离也各不相同,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根据客厅面积选电视尺寸,客厅面积大,选择尺寸大的;同尺寸下,优先选择分辨率高的。

餐桌:餐桌的尺寸可以根据全屋面积的大小以及家中常住人口的数量进行选择,但是无论是四人桌还是多人桌,就餐区域都要考虑座椅后的可通行间距,一般后方至少要留出60cm的可通行距离。

如果餐桌上方有吊灯,建议吊灯距离餐桌70cm左右,既不遮挡用餐人的视线,又能将灯光覆盖到整个桌面,增加用餐氛围感。

吧台:市面上常见的吧台高度为105cm左右,搭配上专门的吧台椅,可以营造出很棒的氛围。

如果想给吧台附以用餐功能,吧台高度建议更低一些,可以在75cm左右,不然吃饭的时候,脖子会很酸。

02
卧室

床:床的最佳高度要结合床垫考虑,与欧美国家习惯不同,我国普遍不爱睡高床,建议床+床垫的高度在40-55之间,如果超过60cm,就有一种爬上桌子睡觉的感觉,并且对于老人和小孩而言,上下床也不方便。

床头的吊灯或壁灯,过高不易聚光、过低容易撞头,如果灯口朝下,以人坐在床边的高度为准,出光口齐平或略高于视线即可。

03
厨房

洗菜时弯腰驼背?还是炒菜时垫脚抬手?空间规划时没考虑好人体工程学尺寸,就算是厨艺高超的五星级大厨,在这样的空间里煮一餐家常菜也能累得够呛。

常见厨房布局有一字型、L型、U型、通道式几种。

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动线的合理性以及人与家具之间的活动空间。

理想的厨房动线应该是冰箱拿菜-水槽洗菜-备菜区切菜-灶台炒菜-摆盘上桌。

但实际上,厨房布局受限于原始户型,很多人厨房空间并不能实现理想的动线布局,但还是可以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让厨房在有限的条件下用得更方便舒心,参考如下:

台面高度:最好根据家中常下厨的人身高来定,依照常用的“洗菜不弯腰”黄金公式:使用者身高÷2+5~10cm。

也就是说,一个170cm的人,橱柜高度90~95cm是最适合的;一个180cm的人,则需要95~100cm。

灶台高度:台面高度减去8~10cm,就是灶台的高度。

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最好能实现三分区(灶台区低、备菜区中、水槽区高),能更好的避免洗菜时弯腰带来的不适,又能减轻炒菜时给手肘带来的负担。

橱柜:橱柜常见进深为60cm,中间过道一般预留90cm,确保在此空间内能舒适活动,包括蹲下打开底部柜门。

吊柜:吊柜进深一般≈35cm,确保使用者安全性及便捷性。

吊柜高度一般在台面的基础上加55~60cm。

确保使用者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够到吊柜1~2层的所有物品,并且不会影响在台面上摆放上大多数的小家电。

04

卫生间

卫生间的布局,从原来流行的干湿分离到四式分离,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由于每家的需求及户型不一样,有不同的设计方向,但都可以参考以下尺寸:

台盆:台盆高度在80-85cm比较舒适,若需要安装浴室镜,原则是镜子中央正对人脸。

马桶:马桶左右两侧的预留距离建议大于20cm,前方预留至少40cm,方便放脚和移动。

与厕纸架的距离建议不超过30cm,这样拿取更方便。

浴缸:选购浴缸时,一般是根据浴室预留尺寸决定浴缸的大小。

浴缸的形状、大小五花八门,如果空间够大,推荐选大不选小,毕竟泡澡还是全身舒展开更舒适。

但是在安装时,这些尺寸一定要提前规划好,如果想在浴缸周围活动,浴缸距离对面墙最好不小于100cm,留出走动的空间,浴缸与其它墙面或物品之间至少大于60cm。

花洒:花洒分为暗置与明装两种。

一般暗置花洒墙面暗埋出水口中心,距地面应为2.1米,淋浴开关中心距地面1.1米左右较佳。

明装升降杆花洒一般以花洒出水面为界定,正常情况下距离在2m左右较佳,当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可调节高度的款式,实在不能确定高度,可以站立抬手以手指刚好碰到的高度为准。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条件和需求下的设计,究竟需要多大的空间合适呢?

客厅:客厅用于家人沟通、休闲娱乐、会客,主要家具有沙发、茶几、电视,如果有多余空间,再增加储物柜等。

基础型:9㎡

基础型能满足更多家庭的需要,三人沙发加个小茶几,沙发与电视之间相隔1700mm,空间相对宽敞了很多。

茶几前方留了800mm,侧面留800mm通行距离,动线变得流畅了很多,小孩跑跳也不容易磕碰到。

舒适型:12.4㎡

这是小户型客厅的理想值,长沙发加个贵妃榻,舒适度飙升,电视视距超过2米,看大电视更过瘾。

在这样的宽敞布局中,周围可以随机添置单人沙发、扶手椅,摆放的方式和角度也更灵活。

餐区:餐区常常被人忽视,有的小户型甚至根本不设计餐厅,全家人挤用茶几或书桌,或在狭窄的过道临时支一张小桌,显得很仓促。

基础型:3㎡

基础型餐区,可以摆一张四平八稳的长桌。

如果人少,可以不需要1200mm长的常规桌子,买个1100mm的照样够用,又多了100mm的活动空间。

椅子前后留出600mm,边上留出600mm,供人顺畅通行,桌子一端还能临时加人。

舒适型:5.9㎡

1400mm长的长桌,算是小户型里的顶配了,前后多留300mm,座位有人的情况下,另一个人也可以正常走过去。边上也留出900mm的过道,客人多的时候,把桌子拉出来,两端都能添座。

厨房:厨房的形态有很多种:一字型、二字型、L型,还有U型,以一字型为例,来看看几个重要的尺度。

极小型:1.1㎡

极小厨卫其实都可以参考参考日本小户型,把洗、切、炒这三个功能极度压缩,只需要1㎡的空间,也能愉快地下厨。

基础型:2.8㎡

可以加进一台500mm的小型单门家用冰箱,430mm的常规小单槽足够满足正常洗洗涮涮。

切菜区留出600mm,操作更得心应手,灶台可用上730mm的标准双灶头,台面深度适当增加,放调料更方便。站立操作空间留出了600mm,一人站在台面之前,还能允许另一人勉强通行。

舒适型:7.1㎡

舒适型厨房,设备体量得到升级,操作时更加舒展。

单门冰箱升级为750mm的法式多门冰箱,比对开门冰箱窄200mm,可以配备650mm的舒爽大单槽,750mm的切菜区,足够大展拳脚。

台面前考虑留出750mm的活动深度,两、三个人同时下厨一点不挤。

卫生间:大家都想要四分离和大浴缸,但首先应该考虑卫生间的基本功能需求:洗手台、马桶和淋浴区,如果空间不够,需要把这些功能折叠起来。

极小型:1.1㎡

极小卫生间尺度小是小了点,但依然是能用的。

配备一个310mm的迷你洗手台,350mm宽的马桶,直接借用对面墙的空间,安装淋浴开关和花洒,把功能折叠起来用。确实很紧凑,但可以保证洗澡时伸开胳膊,手肘不会撞到墙壁。

基础型:2.2㎡

尺度舒展的基础型卫生间,洗面台延伸到450mm,马桶选用400mm宽的家庭型号,两侧留出150mm的规范距离,淋浴区留出800mm的基本宽度,空间刚刚好没有任何浪费。

舒适型:4.9㎡

舒适型卫生间的空间可以做三分离设计了,把台盆挪到卫生间外,马桶和淋浴间之间可用玻璃进行隔断。

600mm的洗面台,除了水盆之外,两边还能作为置物台面,淋浴区也有了1000mm的舒适宽度。

卧室:卧室需要考虑床和储物柜的尺寸,以及留出必要的过道空间。

极小型:2.7㎡

800mm的单人床,旁边留500mm过道,根据开门的方向,可以在过道一端加一个500mm宽的斗柜用于储物。

基础型:8.6㎡

基础型卧室可以放一张占地1600mm的正常双人床,两侧加床头柜,大衣柜做到600mm深度。

床尾到墙面留出600mm通行距离,衣柜一侧的墙面让出800mm的门宽。

舒适型:10.4㎡

舒适型卧室,1800mm的大床安排上,床边距离墙面700mm,通行动线更加自由。

床头新增化妆台,床尾离墙面留出800mm,实属小户型中的奢华配置。

不同的户型及家庭需求,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但是人性化的考虑都是统一的

这些必备的尺寸,你有没有在设计中考虑到呢?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点击下方链接

室内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大概有哪些?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