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他们的痛点

2周前 (05-1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今晚看梁老师的简书,从中又学到了一招,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觉得不好意思,只要他们感觉不好意思了,他们就会做出改变。那我们就要学会拿捏他们的痛点。

首先,我们要有看得见的及时的奖惩。

你说“闭嘴别说话”没用,但是你说“不闭嘴扣分罚站、 抄”有用;你说“好好背书”没用,但是你说“好好背最后十分钟放视频”有用;

你说“我一进来上课大家就要安静”没用,你说“我有时候本来想放视频一看大家乱糟糟就不想了”有用。

拿捏学生的痛点,奖励而且要能够得着,例如本周班上同学达到这几个要求则可以上一节电影艺术鉴赏课或体育课

其次,学会明确的说出口的偏爱

你说“大家认真看这个知识点”没用,你说“这个太难我之前都没讲过,但是我认为咱们班的悟性很好”有用;

你说“把课文抄两遍”没用,你说“别的班都抄五遍我悄悄给大家减了两遍”有用;

你说“好好背书”没用,你说“背得快的学生明天可以免作业”有用。

人只对和自己相关的东西感兴趣在意,那就拿准他们在意的,例如以组为单位,哪一组完成某项任务则可以提前……或者小组免去一项作业等等。

最后,我们要善用“破窗效应”和“杀鸡儆猴”。

什么是破窗效应呢?完整的窗户日,没人敢去砸。某一天一块玻璃突然破了,成了破日窗,人们在看到后,就会把其余的玻璃也给砸碎了,这就叫“破窗效应”。

人都有从众心理,相信法不责众,存在侥幸心理。破窗效应的班级会演绎出以下的事情:班里有一两个学生不交作业,但是老师并没有及时杀鸡儆猴,于是破窗效应开始形成。慢慢地不交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而老师也觉得应该“法不责众”,甚至反思是不是布置作业过多。此时,班级已经不受老师掌控了,某种程度上学生为所欲为了。所以,“破窗”出现时要杀鸡儆猴,“破窗效应”行成后要“法也责众”,及时刹车,制止学生不当行为。

例如班上有同学捣乱时,教师要清晰这个学生是什么对象,如眼神提示和发火 都无效,那他就是有意和你抬杠的,先冷处理他在班上明确告知:现在,因为你故意做出的这种行为,导致课堂暂停,本节课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耽误了所有人的时间,这是既定事实,并且所有同学都是证人,请你下课到我办公室找我处理解决这件事,如你未来,那这次机会则过期了。我会电话通知你家长到校,三方坐下来面谈你此次行为,你可以好好想一想,该怎么办?

总之,我们要用心观察,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有所进步和成长!


拿捏他们的痛点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