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说汉朝-6 好一曲凤求凰

4周前 (05-1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刘彻时期有很多名人,今天再来说说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以下简称“相如”)原名司马卿,因为崇拜偶像蔺相如,改名为司马相如。

      相如很有才,非常善于写辞赋,号称“汉赋四大家”之首。早年司马相如家里还有些钱,便保举相如做了汉景帝身边的侍郎,但汉景帝不喜欢辞赋,相如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后来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很欣赏相如,相如感觉自己找到了知音,便称病辞去宫中职务,转投了刘武门下。但好景不长,后来刘武病死了,相如只好回到了四川老家,此时家中已落魄。

      相如有位挚友叫王吉,是临邛县令,看相如生活如此狼狈,便想帮帮他。两人冥思苦想,觉得家徒四壁的相如要想快速发家,只能依靠他的好皮囊去吃软饭。

      当地有个冶铁大亨卓王孙,家财万贯,富甲四方。他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姿色娇美,精通音律,但是个寡妇。就是她了,王吉打算帮司马相如攀上这个高枝。

      说干就干,王吉绝对是个市场营销高手,人家有一整套营销方案。首先是包装相如,制造神秘感。他找人放出风儿去,说县里来了个司马相如,才高八斗,风度翩翩,县令王吉去拜会他,都经常吃闭门羹,高傲的很。

      我的天!一个书生连县令的面子都不给,这是何等人物啊。于是司马相如的大名一时间在小县城里迅速传播开来。城里的有钱人都想结识一下这位很牛的才子,于是首富卓王孙便摆下酒宴,请县令王吉和相如来吃饭,还找来了上百嘉宾作陪。

      可是到饭点了,相如却迟迟未到,主角不来,这饭怎么吃?作戏就要做全套,这时王吉站了起来,说:“相如是大才子,轻易不出来应酬,还是我亲自上门去请吧。”于是相如在王吉的再三邀请下,“勉为其难”的被请了过来。

      司马相如被王吉接到了宴会上,众人一看果然仪表堂堂,气宇不凡,真是名不虚传,就是话太少。相如不是不爱说话,他是不敢说话,因为他是个结巴,所以王吉再三叮嘱他,少说话,多展示才艺。

      相如有啥才艺呢?原来两人早就打听好了,卓文君超喜欢弹琴,正好相如很擅长音律,为了攀高枝,相如专门为卓文君谱了一曲“凤求凰”。果不其然,一曲下来,躲在帘子后面的卓文君对相如是一见倾心,当晚就跟着相如私奔了(也是个恋爱脑)。到这,计划顺利完成第一步。

      当卓文君跟着如意郎君回到成都的老家才深刻理解什么叫“家徒四壁”。没想到衣着华丽,仪表堂堂的相如,居然穷得叮当响。被骗了!但是也没办法了!那年头私奔的名声还不如娼妓,走到这步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咬牙忍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锦衣玉食的大小姐哪过的了这种穷酸日子,没多久卓文君就强烈要求回娘家,跟兄弟要点钱来花。得嘞,一切按计划进行。

      当卓文君回到老家才知道,她爹卓王孙快被她气死了,已经跟她断绝了父女关系。小两口走投无路,只好卖掉车马开了个小酒吧,卓文君当掌柜的,司马相如跑堂。

      这下县城的老百姓可有热闹看了,堂堂巨富的千金,抛头露脸站柜台,百年不遇呀。卓王孙的老脸算是丢到姥姥家去了,门都不敢出。

      卓王孙不出门,可有人上门。这时亲戚朋友们纷纷登门劝卓王孙:“相如还是很有才的,绝非凡人,现在只是一时潦倒,不如帮孩子们一把,也省得别人看笑话。”卓王孙也是没辙了,有个台阶赶紧下吧。于是便认下这个姑爷,给了小两口一大笔嫁妆。

      至此,王吉和相如大功告成。有文化泡妞都不费劲,人家这手段,真不是地痞流氓能学的来的。

      其实司马相如不是个真想吃软饭的人,他只是需要体面的活着,以便再次飞黄腾达,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终于,他的机会来了。

      汉景帝死后,刘彻登基继位,他可是个爱好文学、喜欢辞赋的人。一天,他看到了相如写的《子虚赋》,被赋中华丽的文辞和澎湃的气魄所吸引,不禁拍案叫绝,感慨道:“写这篇赋的人真是个人才,可惜我跟他不在同一个朝代呀。”刘彻以为相如是前朝人,已经死了。

      这时,在刘彻周围侍侯的狗监(替刘彻管猎狗的人)赶紧上来献殷勤说:“皇上,写这篇赋的人没死,他是奴才的同乡司马相如呀,如今就在成都。”真是中国好老乡,没有他的举荐,相如不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刘彻听罢又惊又喜,赶紧让人把司马相如找来见他。

      皇上要见司马相如,相亲们个个羡慕嫉妒恨,没想到这个穷酸书生又要飞黄腾达了。刘彻见到相如,相谈甚欢,为相如安排了豪华住所和优厚的待遇,还带着相如去上林苑打猎。才子就是才子,从上林苑回来没过几天相如就写出了一篇《上林赋》。刘彻大喜,封相如当了郎官(皇帝的侍从官),从此常伴左右。

      是金子总会发光,司马相如的故事还没完,人生大起大落,后面还会说到。


姐说汉朝-6 好一曲凤求凰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