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2周前 (05-18)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今天写下这些,希望自己多年之后看到,能感谢今天

我的弱点是敏感多疑,太过细心,观察力过强,还在乎别人的情绪,对于别人的情绪甚至都有所感觉,观察力这件事可以用在工作上,放在生活上如果过多,就是弱点,会增加不必要的烦恼,我试着将注意力收回来,多关注自己,多关注现下,练习专注力。然后我思考一下,现下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既然是重要的,那么我该如何守护这些我拥有的,而不再巴望着那些我尚未拥有的。对于过去的事,坏事的联系请一律割断,让自己重新开始。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一天,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重新开始,这无关年龄、无关财富,只是为了让自己好好活在这一天,毕竟我们在宇宙的大尺度上渺小的不如一粒尘埃。也许我这一生都不会变富有,但是我想到临了的那天,我能说我走过了幸福的一生。

1、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方面:2024年5月15日开始(以前总喜欢从1号、周一开始,现在不了,就从现下开始。),每周有五天跑3公里,后面再根据承受能力逐步增加。配合我喜欢的乒乓球穿插,至于羽毛球好久不打,还有场地要花钱,可以看情况。希望今年可以学会游泳。心理方面:关注自己,无关自己的人和事问都不要问、想都不要想。管住自己的嘴巴。收起好奇心。对于工作的人际关系请把它当做工作来看待。我的同事也是上班挣钱的“配件”。

2、珍惜爱你的人。这个爱包括父母之爱、伴侣之爱、朋友之爱。在这里其实想对我的伴侣说是对不起、谢谢你,对不起是想对自己的怪脾气、错误的言语、行为诚挚的道歉,谢谢你是想真心的感谢这多年对我的照顾、忍让、疼惜。此生此世,我已有了最大的财富。

3、读书,让书香气变成自己的气质。说实话,可能读书最多的时候就是疫情的时候,游戏玩腻了,家里呆腻了,最后只能读书,都买的实体书,一阵喜欢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恶意》、《梦幻花》、《祈祷落幕时》,一阵喜欢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百年孤独》还没读因为没买,一阵喜欢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面纱》《人生的枷锁》,但是一停下来,又不怎么读了。后来发现了微信读书,就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喜欢读书了,读到《明朝那些事儿》喜欢上了历史,读到《漫长的告别》喜欢了悬疑,读到《被讨厌的勇气》、《人生的智慧》、《谁动了我的奶酪》喜欢上了心理学,读了《三体》喜欢上了科幻和天文,继而去读了《时间简史》,虽然大部分没读懂,但是却知道了宇宙尺度上不存在这种时间概念,是讲空间维度的。读了《我与地坛》、《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喜欢上了随笔,之前我只是单一的喜欢小说,喜欢故事性的,读起来有趣味性,《白鹿原》《苔丝》《长安的荔枝》《撒哈拉的故事》《灿烂千阳》《追风筝的人》《偷影子的人》等等。读完以后,很多我连内容情节都记不清楚了,但是在某一个时刻你可能发现,你的想法、你的说话方式、思维模式,可能是来源于你读到的一本书,那一瞬间你就会知道书不是白读的,就像是我喜欢的动漫《排球少年》里说的“那一刻,就是你爱上排球的瞬间”。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浮躁,甚至连写字都不能好好写,漂浮不定,感觉自己的内核不够稳,内心也不够强大不够自信,源于本身的空虚,我的精神层面比我的物质层面还贫穷匮乏。有的时候在家里做点家务,甚至都不能专心,想到一件事,又另一件事,然后左干干右干干,感觉哪个都没干好,而且在开始干一件事之前,还要想着很多其他的事,不能立即开始,在工作上也不够大胆自信,会在意同事的感受和想法,其实这都是别人的课题,而我呢,管太多了,好好操心自己就好,管人家怎么想,与我何干。我在广州经常见到一些很“特别”的人,他们活得很自信、很自我、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是的,别人的眼光有啥,啥都不是,啥用没有,能怎么样?对他能有啥影响,只要他自己不在意,对他来说就不存在、无意义。有时候我很羡慕他们,也许很多人的眼光追随着他们,透出的也许是羡慕,我就是那个羡慕他们能够活得自我的人。最后我想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结尾的那句话做总结: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