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镜像中的浪漫5

3周前 (05-18)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读书||镜像中的浪漫5

当黑格尔还是一个康德主义者的时候,早期浪漫派就已经通过他们对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观念论的批判提出了诸如真理是全体、哲学应该是一个回到自身的圆圈而不是一条笔直的直线、颠倒的世界、在世界中在家、理性的象形文字等后来因黑格尔的阐发而广为人知的重要观念,另外还有黑格尔对辩证法的重视、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对爱和家庭作为伦理要素的强调等等,都无一不是已经由早期浪漫派发展出来的哲学洞见。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在阅读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著作时,发现两人的哲学气质迥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正是早期浪漫派以及与之联系密切的荷尔德林等人对黑格尔所产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就像克朗纳所说的那样,“黑格尔在自己的体系中也吸收了这些诗化哲学家的思想成果,因此可以把他像谢林那样确定为浪漫主义哲学家。

同时也不要忘记,他并不单纯地如他所表达的那样。就像歌德将古典精神与浪漫精神集于一身一样,黑格尔也身兼古典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的双重身份(考虑到这两个概念可以运用在同一个哲学家身上)。”

歌德和黑格尔对浪漫主义的消极评价对浪漫主义的接受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反对拿破仑战败后卷土重来的封建势力的革命一触即发,对于当时的德国思想界而言,浪漫主义并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根据歌德和黑格尔所定下的基调,沉溺于主观情感的、消极病态的、神秘的、非理性的浪漫主义成了阻碍德意志民族谋求自由和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反动的梅特涅政府和欧洲封建势力的走狗。海涅在他那部家喻户晓的《浪漫派》一书中第一次为德国浪漫派描绘了这样一幅肖像。

对海涅来说,浪漫主义首先是一场美学运动,他极力贬低浪漫派作家的作品,并且直接将德国浪漫主义定义为“中世纪诗情的复活”。他认为,中世纪艺术的全部任务在于表现用精神制服物质的过程,而浪漫主义艺术则通过一整套传统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来表现或者暗示无限的事物,使得有限的事物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玄奥的、超自然的色彩,从而使有限事物成为无限的、精神性事物的象征。

就此而言,浪漫诗乃是对中世纪基督教唯灵论的再现。与此同时,浪漫主义也是一场政治运动,它在美学上对古典主义的反动与它在政治上对法国大革命和整个现代世界的反动是相辅相成的。海涅将大施莱格尔视为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拉辛的对立面,就如同普鲁士大臣施泰因是拿破仑的对立面一样。在海涅之后,“青年德意志”和黑格尔左派对浪漫主义不遗余力的抨击进一步强化了德国浪漫派的保守主义和蒙昧主义形象。


读书||镜像中的浪漫5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