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大家呼吁,保护环境,拯救自己

4周前 (05-18)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家园》由88000名工作人员,跨越54个国家和120多个地区,历经15年,从海底奄奄一息的珊瑚到陆地天空濒临灭绝的飞禽走兽,从“温暖”舒适的亚热带到西伯利亚的久冻地带,从水资源匮乏的非洲到高楼耸立的洛杉矶,采用俯瞰的上帝视角航拍,画面美到窒息,美到颤抖。

但是越美就越凸显出人类行为代价的昂贵,相对于地球40亿年的寿命,人类出现只是一个刹那的意外,无数次意识到在天灾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但人类却在20万年间,几乎耗尽地球整整40亿年的积累。

燃烧森林用来开发满足人欲望的房产和耕地,造成水土流失,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使本来可以在雨季冷凝空气中的水变成冰,在高温的夏季冰又可融化成水的冰川融化,本来可以反射阳光的大冰原现在被太阳光直照深海加热海水,使海底敏感温度的动植物“消失”,既而,冰川融化带来惨痛代价是洪水泛滥,摧毁家园,海平面上升,海水侵入地下水,使占世界70%的沿海居民无饮用水,迁移就是我们最终的宿命,而那些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湿地,被建成牧场,使在大自然环境起着重要过滤,净化水作用的沼泽地充斥着恶心的动物粪便味。

毋庸置疑,水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印度,人们钻井越钻越深,30%的水井被遗弃,预示着地下含水层开始干涸,人类超量的种植单一的农作物,并非用来食用,而是把50%的粮食用于能带来更高价值的饲养或生物燃料,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要跟上的是更大的灌溉系统,用于灌溉的水更是占了人类的70%,单一的种植所带来的是饥荒和害虫的肆虐,见状,人类开始制作杀虫剂,从而造成水资源和土地的污染,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沙漠上绵延的难民营,大得像个城市,于是,人类上演同样的戏码,再次迁移,明天又有多少男女老少将流离失所?

剧统计,世界每六人就有一个住在不健康或人口密集的环境,缺乏日常的生活用品,水,卫生设施和电力,城市需求永无止境,各种采集矿场,石油,炼化成人类的“宝贝”,奢望品,武装着人类本该拥有的团结,当然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也会耗尽,为了满足城市的极速发展,不惜一切代价,从加拿大的含油沙中提炼石油,而加热那些沙子从中分离沥青的过程,需要的是数百立方的水,不禁想问,人类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撑多久?

物种的丰富多样性造就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人类远古时代原本就处于食物链中下端以采集植物为食的灵长类边缘生物,其实人类属于早产儿,许多重要的器官都还不够完善,因为在母体内发育的婴儿头越来越大,而直立行走的方式需要让臀部变窄,于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风险,经过自然的演化,便开始早点生产,婴儿的大脑和头部都还比较小,也比较柔软,这位母亲就更有机会渡过难关,相比于其它动物,人类的婴儿只能说没用的很,看看小猫生下来几周就能自己觅食,而婴儿七八个月都还只会躺在床上啼哭,直到“智人”的崛起,也是偶然的机会人类学会了用火,一下从食物链的中下层跳越到顶端,不仅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就连人类也不知所措,就和一个穷困潦倒的人突然中了500万彩票一样,会产生报复性消费,也许人类的杀戮,残忍就来源于此,但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植物,来源于教育和社会化的改变(最近有幸拜读了“神秘”跨多领域的以色列年轻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巨著《人类简史》有感,醍醐灌顶),旨在说明人类只是大自然演化过程中的幸运儿,应心有敬畏,和其它生命和平共处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住大家共有的家园。

不得不说,20%的人口消耗着80%的资源,我们还在觊觎更难开发的地区,地球早已苟延残喘,赶不上人类的速度,全球每天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安全饮用水,10亿人面临饥荒,40%可耕农田遭到长期破坏,每年1300万公顷森林消失,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大自然繁殖速度的1000倍,四分之三的渔场枯竭,废弃,或处于减产的危险,冰盖厚度比40年前减少40%,2050年,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悲观已经太迟,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不是我胡编乱造的,是科学家统计的。

所以,这些先驱者们和大自然握手言和,开始行动于“栽培”地球,各种无污染可再生新能源的利用,各种《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公园和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定工厂的废水,废料,废气的排放,绿色出行方式,资源的可再生回收等等一系列措施由此而生,不要心存侥幸的认为那些恶劣的污染水,饥荒,无电,无卫生保障的环境离我们很远,近年来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和不可控疾病的出现越来越频繁,这还不是最好的预警?地球是人类共同的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时候团结一心了,当下最重要的不是大自然消失了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保护,节制,势在必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人类需要地球,而地球不需要人类!


我向大家呼吁,保护环境,拯救自己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