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是什么感动了我们

1个月前 (05-18)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翻开并不是特别夺目的封面,不过两个钟的时间,就可以通读一遍,由现代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著的《老人与海》就是一本这样简短的书。它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平凡的老头花了三天的时间钓到了一条大鱼,却在回航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掠夺,只带回了一架鱼骨头。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能带给人们无尽的震撼,让人们记住了那个消瘦、憔悴,却有着一双如海水般深邃、澄净的老头,也让人们记住了一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自古以来美人迟暮都是一件极其悲哀的事情,而事实上英雄的老去也同样让人倍感伤痛,看完《老人与海》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在小说里除了里面的老人,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小孩。在小孩还在5岁的时候,老人就带着他一起去捕鱼,他是老人曾经辉煌的见证者,随着小孩的长大,老人也日渐老去。在老人第八十四天都没能钓到鱼的情况下,小孩在父母的压力下,只能选择离开老人,这个交上倒霉运气的老人只能一个人向远海驶去。纵然他有着比其他渔民更为出色的技术,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有着不屈不挠的毅力,那架灰白的骨头和一身的伤痛,都证明了他这次以性命为赌注的搏斗,并未能改变他生活的窘迫。

忘记了在那里看到这句话,“当一个人开始回忆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开始苍老了”。老人圣地亚哥在与大鱼的角逐的过程中,他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和别人扳手腕的事情,那是一场艰难的比赛,两人势均力敌,然而他还是击败了对手,成为了冠军。回想起自己当年的年轻力盛、战无不胜,对比现在对付一条鱼都显得那么艰辛,想必老人心中一定有着很多的苦涩。

品读老人捕鱼的全过程,不难读出他经历了许多的力不从心和无可奈何,这一切都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圣地亚哥老了。“如果孩子在”在文中也出现了很多次,每次看到这句话都让人不自觉地辛酸和疼痛。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虽然每个人都经历但并不代表当其发生的时候都能坦然接受,更别说是勇敢跨越。

然而这篇小说之所以能这么撼动人们的心灵,我想这与作者选择一个快要垂垂老去的人物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少年,为了赢一场比赛,为了钓一条鱼,为了争一口气,不顾一切地拼搏,这样多少还是有一点年少轻狂的成分。

因为年轻所以意气风发,因为年轻所以满怀激情和自信,因为年轻所以干劲十足。年轻人多受点苦,权当是磨练意志,就算受了伤,休息上一两天就马上又活蹦乱跳。

但老人是不同,随着岁月的增长而逐渐衰落的体力会将意志慢慢地磨灭,不再灵活的身体会逼迫他们不敢多想未来,自然而然地也失去了奋斗以及拼搏的勇气和动力。

然而圣地亚哥却是不一样的,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份就连是年轻人都比不上的拼搏精神和无坚不摧的毅力。在老人与大鱼搏斗的三天里,在老人为了捍卫大鱼与鲨鱼的角逐中,我都不止一次替他心痛和自豪。

在看到他为了一条鱼而奋不顾身、险象迭生的时候,心底也曾经发出这样的呐喊——放弃吧,没了这条鱼还有其它的鱼,何苦呢?

在看到他以佝偻地身体,简陋的工具去驱赶鲨鱼的时候,心底也不止一次发出这样的感叹——放弃吧,你的能力和工具都太有限了,而鲨鱼还会不断地来袭击,与其在一次次的抗争中一点点地失去鱼肉,不如就割取部分鱼肉放在船上,舍弃大部分。

自然我的呐喊并未能传达到他的耳边,他还是按着自己的意志,坚持了下来,为了保住鱼肉而倾其所有。

我多么希望他的坚持会为他迎来丰收的结局,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他带回来的只有一架骨架和一身的伤痛。

或许他早就已经预见他的努力可能只能换来这样的结局,毕竟他是拥有那么丰富经验的老渔民,丰富地经验让他以残烛之躯战胜了大鱼,也许也让他从一开始就能预见自己的命运。

他应该早就知道大鱼的血势必会引来鲨鱼,而他现在所拥有的工具和力量,不足以让他把鱼安全地运回去。

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勇气让他一直坚持了下去了呢?明知道这是一场难以获胜的战争却依然坚持到底。就算失败了也不怨天、不怨地,也不怨别人,只是反省自己不该出航出得太远了。失败后有伤心,有疲惫,有黯然,但并没有绝望,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再一次出海。看到这里相信没有读者能无法不动容。因为书中呈现给我们的顽强到极致的英雄,让我们每一个人打退堂鼓的人们都感到羞愧。

明明是一个没有光辉未来的平凡人,为什么他就能如此一如既往地挑战极限,不断向前;明明是一场可以预见失败的战斗,为什么还能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无怨无愧;明明是一个将要走向终点的老人,为什么却让人从他身上感受到希望……一次又一次来自心灵地叩问,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灵魂的激荡。

当今繁华的世界,有着太多的选择,关上一道门,旁边就有另一道,放弃太过容易,而坚守却又是那么困难。当困难来袭,我们会在心中劝说自己,放手吧,退一步海阔天空;投降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于是一退再退,底线一再地被打破,将懦弱当成护身符,将把妥协作为通行证。

虽然我们清楚的知道,没有那样一个老人,永远地在海上拼搏,做着狮子的梦。但我还是愿意相信,有着具有相似不败精神的人,在各自的世界中奋斗着。同样我也希冀,能拥有那位老人一样的坚韧和勇气,果断地向前走。


《老人与海》:是什么感动了我们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