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3周前 (05-26)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4 已阅读

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燃烧艾绒对准身体特定穴位施以温热利激,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常用于艾灸的穴位:

1.足三里(ST36):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位常用于调理脾胃、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2.关元(CV4):位于下腹部,肚脐下三寸。它对于调理生殖系统、增强元气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有很好的作用。

<<

3.神阙(CV8):位于肚脐中。艾灸神阙可以温中散寒、强壮元阳。

4.气海(CV6):位于下腹部,肚脐下一寸半。它有助于强化人体原气和调节内分泌。

5.大椎(GV14):位于颈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大椎有助于缓解风寒感冒、颈肩疼痛等症状。

6.太溪(KI3):位于足内侧,内踝尖后凹陷中,跟腱前方。此穴对肾脏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常用于治疗腰膝酸软、耳鸣等症。

7.合谷(LI4):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骨骼交汇处的高点处。艾灸合谷可以缓解头痛、牙痛、面瘫等症状。

8.三阴交(SP6):位于小腿内侧,距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边缘后方。它对于调理女性生殖系统和改善消化不良非常有效。

9.风池(GB20):位于颈部,头发边缘下方,颅骨底部两侧凹陷中。艾灸风池有助于缓解头痛、颈肩僵硬等症状。

《< 10.百会(GV20):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艾灸百会可以提神醒脑、缓解头晕头痛。

艾灸时应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指导,以确保安全和疗效。不同的病症和个体状况可能需要不同的穴位选择和艾灸方法。


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