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有哪些?

5个月前 (11-22)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5 已阅读

在1700年左右由意大利的乐器制造师克里斯托弗里(Bartolomeo Cristofori)发明,当表演者用双手按下琴键时,内部的机械结构带动覆裹着皮革或者毛毡的小槌击打琴弦发声。它最大的特点是演奏者可以通过按键的力道来控制声音的强弱。不过这项发明在当时并未被很好的推广。

但一百年后的19世纪,受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潮流的影响以及新技术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铸铁框架(最早的钢琴这部分是木质的)使它能承受更强的弦张力,这大大增加了音量,并且即使演奏者猛烈敲击键盘也不会弹断琴弦。不仅如此,钢琴的音域也在拓宽:18世纪90年代时,钢琴的音域是五个八度;而在19世纪40年代已经扩展到七个八度。

现代钢琴的铸铁框架

钢琴在19世纪中叶已装上两个踏板,演奏者通过脚来操作。右边的踏板叫延音踏板(sustain pedal或者damper pedal),当它被踩下去时,钢琴内部琴弦上方的制音器立马松开,使琴弦持续震动发声;左边的叫弱音踏板(soft Pedal),当它被踩下时会弱化弹奏音量,产生较为柔和的声音。后来的钢琴还有一个中间的持音踏板(sostenuto pedal),起初是为演奏有持续低音的章节而准备的。但由于使用机会少,在大部分家庭使用的立式钢琴上变成了练习踏板(practice pedal),当它被踩下时琴槌和琴弦之间会落下一块绒布毛毡,大大地减弱声响以避免扰民。

19世纪后期,斯坦威钢琴公司开始制造交叉排列琴弦的钢琴,把最低的琴弦与中音区的琴弦覆盖交叉,从而产生一种更丰满、均匀的声音。这个时期的钢琴已经完美,它的基本设计在随后的160年中都没有过改变。

随着钢琴变得更大更有表现力,它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起着与20世纪电唱机或收音机相同的作用。每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中产阶级家庭都要拥有一架钢琴,既为家庭娱乐,也是作为身份的象征。家长们也深信他们的孩子,特别是女孩都要学习钢琴;而出版商则渴望从钢琴的流行中获利,为各种水平的钢琴家印刷出版了大量的乐谱。受到钢琴突然流行的鼓舞,一大批技巧高超的演奏家们在欧洲的音乐厅里光彩照人。幸运的是,19世纪一些最伟大的钢琴家也是天才的作曲家。

弗里德里克·肖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

弗里德里克·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在他的创作中,钢琴和钢琴音乐达到了最完美的结合。肖邦出生于波兰的华沙附近,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父亲在一所为波兰的贵族子弟开设的中学教书,肖邦在那里得到了极好的教育。然后,他转入了新建的华沙音乐学院,在1826-1829年间,肖邦在学校集中精力研究钢琴和创作。也是在那个时期,他创作了最初的主要作品——一首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的二重唱《把你的手给我》而作的钢琴与乐队的辉煌变奏曲《Variations on Mozart's Don Giovanni“La ci darem La mano”, Op. 2》。

因此成名后,对于年轻的音乐天才肖邦来说,华沙已经是个太小的地方。1830年他启程前往维也纳和巴黎寻找自己的未来。第二年波兰爆发的争取自由的起义被俄国的军队镇压了,而肖邦再也没有返回自己的祖国。1849年,自小身体羸弱的肖邦因肺结核而死于巴黎。

降B大调玛祖卡舞曲,第7号作品,第1首(1832)

尽管肖邦的成年岁月大部分时间是在巴黎度过的,但他内心保持着与祖国波兰强烈的感情纽带,他的作品经常用到来自祖国的音乐词汇。正是如此,这位爱国的作曲家成为了波兰的民族英雄,他的音乐作为一种保存民族遗产的方式而被接受。

当肖邦还年轻时,曾与家人在波兰乡间度假,在那里,他接触到玛祖卡和波罗乃兹这样的传统波兰舞曲。玛祖卡(mazurka)是一种快速三拍子(3/4)的舞曲,它的旋律多采用民间曲调。肖邦的降B大调玛祖卡的主要段落也是三拍子的圆舞曲,只是重音经常落在第二拍。而在乐曲中间部分(1:15出现,后面有反复),由大调转为小调,一个奇怪的音阶进入旋律,伴奏的低音出现一个持续音。这时的音乐似乎把听众们从繁华的巴黎带到了波兰的乡村。

肖邦只创作钢琴曲或钢琴在其中很突出的合奏作品。他的钢琴独奏作品除了玛祖卡和波罗乃兹外,还包括三首钢琴奏鸣曲,一套24首前奏曲(第28号作品,前奏曲指短小的个性小品,每首都在一个大调或小调上),24首练习曲,21首夜曲。而梦幻般的夜曲,比任何其他钢琴体裁更加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本质。

#C小调夜曲,作品第27号,第1首

夜曲(nocturne)是一种慢速的、梦幻般的钢琴音乐体裁,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流行。它暗示了在月夜下抒发浪漫的渴望或是痛苦的忧郁,这些情绪表现皆由“半苦半甜”的旋律和轻柔随意的和声引起的。为了在这首夜曲中创造夜的气氛,以#C小调主和弦的低声部琶音开始,就像竖琴在月光下的演奏。随后主题旋律(A)与和声在富有表情的大小调、明亮和暗淡之间转换。这正体现了作曲家为突出“半苦半甜”情感的创作手法(0:00-1:47)。

开始的旋律中断了,紧接着出现了一种更加热情和激动的情绪。新的主题旋律(B)进入,并且速度加快。低音现在开始进行半音上行运动。肖邦在这里像很多作曲家那样运用上行半音来创造一种焦虑和紧张不断增长的情绪。高潮在这个旋律线的顶点上出现,它被一个值得注意的和声变化强调——一个由四个升号的和弦立即跟着一个四个降号的和弦。这种远关系和弦的同时出现,体现出浪漫主义作曲家使用大胆和声转换的创造力,他们力求形成一种新的且更有色彩性的和声语言(1:57-3:03)。

随后第三条旋律(C)进入(3:05-3:28),它最终通过下行段落回到旋律(A)。这段旋律的返回特别丰富且令人满意,竖琴式的伴奏和忧伤的旋律似乎是从已消失的低音深处升起。这首曲子的简单曲式结构:陈述—偏离—返回,每个部分都有它自身能够唤起的气氛。“抒情而富有表情的”旋律(A)——“激情而焦虑的”(B和C)——又回到开始的抒情性(A)。就在快结束处,一个痛苦的不协和音解决到了协和音(4:40-4:46),对夜晚世界的恐惧消融到天堂般的大调的王国中。正如德国诗人海涅对肖邦的评价:“他来自莫扎特、拉斐尔和歌德的国度。他真正的家园是诗的王国。”

肖邦的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有哪些?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