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情和深情之间——《我本是高山》观后

5个月前 (12-11)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15 已阅读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誓词,也是尼采的名言。

      看完《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我思潮澎湃,难抑万丈崇敬之情。尽管早已知道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也曾为她交付生命般的奉献教育事业深深感动和震撼。可当真正看过电影,才真正了解了她。她整顿校风校纪让女生剪短发时的果敢,她拖着病体攀过悬崖绝壁将失学学生找回时的执着,她为保护好学生爆粗口骂愚昧家长的泼辣,她半夜和同事一起到山顶为学生报高考分数的激动……这一切让大家我看到一位真正的教育者对学生的深情和执着,看到一位真正的教育者的纯粹和信仰。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的本质是点燃、鼓舞和唤醒。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面对贫困山区家长的愚昧无知,孩子们的单纯幼稚,张桂梅老师用深情去唤醒她们麻木的思想,去拯救一个个自甘堕落的灵魂。她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把自己的饭票援助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她每天第一个起,拿着手电筒巡视教室,巡视完再去叫醒一个个还在睡梦中的学生;她更是最后一个休息的人,她伤痕累累,却从不言苦;她疾病缠身,却从不耽误工作。

    她一点一滴的用心去做,一点一滴的用爱去温暖、去唤醒。她真正做到了使麻木者走向清醒、为愚昧者点亮心灯、给堕落者无限希望。

      再看我所带的学生和影片中最初的学生情况何其相似,同样的学习习惯差,同样的家长监管不力,同样的顽劣成性,而不同的是我的学生家庭太过优越,影片中的学生家庭是真正贫困。贫困会挫伤自尊,也能激发斗志,而优越却常常使人萎靡不振,失去奋斗动力。张老师用最温暖也最刺激的话语激起孩子们最原始的改变命运的冲动,孩子们奋起了、改变了,也逆袭了,孩子们一个个创造了自己人生的奇迹。

      张桂梅老师对学生的爱最纯净、最深沉,然而她也是最无情的。她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剪短发,为的是让老师起到以身作则和表率作用,她不准老师请假,为的是高三学生时间耽误不起,她要带高三学生的教师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对要请假回家带孩子的老师说:“你这样是教不好学生的。”她的苛刻到无情一度让老师们背她而去,她曾有办不下去教育的锥心之痛,可她还是顽强地挺过了难关。她的这一届学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也成全了老师们的坚守和付出,更诠释了张桂梅校长至纯至真的教育理念。

    是的,教育应该是这样,是教育者表里如一、身体力行的陪伴和榜样;是教育者摒除一切杂念的全情投入和奉献;是教育者矢志不渝、永不泯灭的立德树人信仰和忠贞。

      张桂梅校长始终如一地坚守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她的信念如磐石一样扎根教育圣土,她在无情和深情之间让贫瘠到近乎枯萎的花朵绽放异彩,她用柔弱之躯撑起一座贫困山区教育的高山,令人敬仰。她是榜样、是路标,为无数教育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无情和深情之间——《我本是高山》观后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