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反思

4个月前 (12-31)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9 已阅读

本节课,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经历发现、尝试(测量)、比较、推理的自主探究过程掌握用身体尺度量及估测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沉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构成中逐步积累的。本节课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对于不同程度的孩子有了更多的表达和交流机会,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认识自己,找到自己。

因此节课平台上还未上传。无法用图来说明。

课堂设计如下: 

1.以作业反馈进行导入,收集了四位同学的测量拳头一周的长度和脚长的数据,进行拍照上传,将四张表格排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此处就有了4张学生的生成。

学生很快能看出拳头一周的长度和脚长差不多,发现了身体中隐藏的秘密。进而引发今天的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并进行课题板书。同时节约了引入的时间,学习也有了预习的习惯,快速进入课堂。

[if !supportLists]2. [endif]以智慧老人给孩子们带来的一封信让我们测量身体的7个部位的长度为学习任务。但在测量之前需要让孩子们先认识清楚每个部分是什么,该如何测量,并找学生示范,以及让学生先进行互动复习测量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此处是让学生抢权回答和挑人一起应用。然后再进行测量活动,因为先交代了活动要求,孩子们在测量时比较顺利,7个部位,给了八分钟时间,还是比较合适,大部分组能够完成,有几个小组测完一个人后还可以测量第二个人,接着给了1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这里也有一些数据的生成。

[if !supportLists]3. [endif]应用,利用身体尺进行测量,这部分我是将四人小组分成两两合作,两人身体尺合作,两人用卷尺测量。再进行对比,3分钟测量,1分钟交流。这里加入了一个吸引小朋友的环节,选择感兴趣的物体测量时,我采用了刮刮乐的形式,让组长上来刮一刮,看看自己组抽中的是什么物体。

整体来说,本节课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主体建构的过程,自己发现身体上的“秘密”,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互相补充,共同获得提高。这样的课堂设计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上数学的关系。能够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整个活动中能看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在慢慢增强,学会分工。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反思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