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记忆(2)游古罗马

4个月前 (01-0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6 已阅读

2007年1月23日 8点15分,意大利。我们乘坐中巴车,开始游览斗兽场、威尼斯广场、古罗马废墟、万神殿、许愿泉和总统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参观了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威风凛凛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

因此,在我的想象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罗马斗兽场是在公元72年,罗马皇帝韦帕芗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由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将俘虏来的奴隶卖给当地的罗马人,获得了巨大的收入,从而得以支持斗兽场建造的庞大支出。但是,不管怎么说,与奴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真正建造这座建筑的人,更多是拥有相当技艺的建筑师和有专业知识的工人。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

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个奇迹。

斗兽场平面式长圆形的,相当于两个古罗马剧场的观众席相对合一。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为五区。前面一区是荣誉席,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的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荣誉席比“表演区”高5m多,下层观众席位和骑士席位之间也有6m多的高差,社会上层的安全措施很严密。最上一层观众席背靠着外立面的墙。观众席总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观览条件很好。

罗马斗兽场由弗拉维王朝的三个皇帝建造,它的建造是这个新王朝的家族为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地位而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一部分。韦帕芗(公元69—79年)是这个王朝的缔造者,他的出身并不高贵;在尼禄自杀后的一年中,罗马又经历了三个短命皇帝(伽尔巴、奥托、维泰里乌斯)的失败的统治,韦帕芗随后坐上了皇位。那时尼禄并未被遗忘;他所吞噬的广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经激起民愤。因此,当韦斯帕西恩决定填平那属于尼禄的豪华金色宫殿的人工湖.将其变成公共娱乐场所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反对。

罗马斗兽场能容纳的观众大约八万余人。共有3层座位;下层,中层及上层,顶层还有一个只能站着的看台,这是给地位最低下的社会成员准备的:女人,奴隶和穷人。但即使在其他层,座位也是按照社会地位和职业状况安排的:皇室成员和守望圣火的贞女们拥有的、特殊的包厢。身着白色红边长袍的元老们坐在同一层的“唱诗席”中;然后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职业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学者和教师,以及国外的高僧等。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另有160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各级座位,被称为吐口,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涌进和涌出,混乱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够被快速的疏散,据说这里只需十分钟就可以被清空。

角斗是斗兽场的主要节目,是一天中娱乐的高峰。当时还出现了专门培训角斗士的角斗学校。由斗兽场来为4所角斗学校提供资金,这4所学校可以容纳2000名角斗士,实际上这些角斗学校不过是训练营和监狱的组合体,因为绝大多数的角斗士都是来自罗马帝国各个地方的奴隶和俘虏,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对于罗马贵族来说,最残酷的格斗毫无疑问也是他们最为激动的。打斗者带有戟或短剑。大部分斗士都是奴隶和犯人。也有为了挣钱而自愿前来格斗的,他们都受过专门训练。

格斗分许多种:最有名的是决斗,这种决斗的一方是持三叉戟和网的角斗士,对手是带刀和盾的罗马武士,带网的角斗士要用网缠住对手再用三叉戟把他杀死,另一角斗土带着头盔,手持短剑盾牌,拼命追赶想战胜他的对手。最后,失败的一方要恳求看台上的人大发慈悲,这些观众们决定着他的命运,假如他们挥舞着手巾,他就能被免死;假如这些人手掌向下,那就意味着要他死。

 许多世纪前,这个竞技场由于地震部分倒塌了,但如今仍可看到当时斗士们格斗所用的场地。另外,它也是在《刺客信条》当中‘金苹果’的所在地。

在罗马2000年的古建筑群之中,这是100年的假古迹,只有政府代表团来这里献花,这种大而无当的东西,英语称为"白象",建议走到这里的游客去看左后方的"卡比多里奥广场",所在的位置传说是古代罗马的中心,山丘上曾有25座神殿。米开朗基罗设计了这座美丽的广场,三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围绕着鲜花般的广场。正面的巴洛克式建筑是罗马市政厅,左右两侧分别是:卡比多里诺博物馆和康塞瓦托里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美术馆。

意大利的古罗马废墟,位于斗兽场之旁,是昔日古罗马帝国的中心,是现存世界最大面积的古罗马废墟,建有无数的宫殿和建筑群,现在却只剩下颓垣败瓦,一片荒凉。附近还有一 座君士坦丁大帝的凯旋门,巴黎的凯旋门即按此仿制,其雕刻工艺十分精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罗马废墟,高耸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三根孑然兀立的石柱和光秃秃的庙墩基座;还有那萨图尔诺农神庙、维纳斯女神庙、罗莫洛神庙、恺撒神庙、和平神庙,也都化作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和一堆堆歪七倒八的石柱,已经很难想像当时的繁华景象了。

一座残破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名观众。   望着这座体现了人类高度文明的建筑,人们怎么也无法把它和野蛮、血腥联系在一起。在诅咒它的同时,又暗暗地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

曾万神殿起初是根据阿格里帕的意愿于公元前27~前25年建造的,目前的神殿由阿德里亚诺皇帝重建于120~124年。这座建筑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为拜占廷皇帝福卡于609年将它作为礼物赠给教皇博尼法乔四世,后者将它改为教堂,用以供奉殉难的圣母。

万神殿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这是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穹顶直径达43.3米,正中有一个直径8.92米的圆洞,这是除大门外的惟一采光洞。人们站在万神殿的穹顶下,阳光从洞中照下来,使人不自觉地仰面向上,感到那就是通向天国的惟一通道,从穹顶照下来的光洒在殿堂内,是那样的庄严肃穆,令人生畏。

万神殿的基础、墙和穹顶都是用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非常牢固。万神殿的基础部分底部宽7.3米,墙和穹顶底部厚达6米,穹顶顶部厚1.5米。为了减轻穹顶的重量,建筑师巧妙地在穹顶内表面作了28个凹格,分成5排,同时,在墙上有门的前提下还开了7个凹室作为祭龛,这些祭龛现在是一些名人的墓穴,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画家拉斐尔的墓。穹顶顶部的矢高和直径都是43.3米,使得内部空间非常完整紧凑。这样,万神殿的剖面恰好可以容得下一个整圆,而它的内部墙面两层分割也接近于黄金分割,因此常被作为通过几何形式达到构图和谐的古代实例。万神殿的正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柱廊,柱头和柱的底座是用白色大理石加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罗马许愿泉,又称特雷维喷泉,特雷维是三岔路的意思,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道路向外延伸,也正是喷泉名字的由来。这个花了三十年才完成的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因电影《罗马假日》风靡而闻名于全世界,它是罗马的象征之一。

罗马许愿泉是一整体雕塑群,背景建筑是座海神宫,位于这个喷泉中心的形象是海王神尼普顿,侧面是两个人身鱼尾的海神。一个海神在试图驾驭一匹不受约束的飞翼海马,另一个则安抚着一个稍微安静些的飞翼海马,这象征着海洋的两种面貌,宁静平和与狂风暴雨;顶端的四位女神为春夏秋冬四季女神;雕塑群中的每一个雕像神态都不一样,栩栩如生,诸神雕像的基座是一片看似零乱的海礁。

罗马许愿泉承载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背对着许愿泉,从肩以上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就有机会再次访问罗马,如果抛上三枚,那你一定就距离你所期望的幸福不远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了罗马都乐于拿出几枚硬币许愿,所以水池内累积的硬币需定期打捞上来,转交给罗马天主教慈善机构,据说该喷泉每年可得到90万欧元的“观光收入”。

如此美好的环境,我自然也把欧元举过头顶,带着我对亲人和朋友的祝愿,当欧元掉进许愿池时,我的所有许愿就成了我的心中秘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着前进的步伐,我们不经意来到了世界人口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游览世界最大的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

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光线幽暗,神秘莫测,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里面的所有画像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程十分浩大。

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圆顶教堂。

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的雕像。圣彼得大教堂俯视图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油画等。

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彼得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也是耶稣最亲密和忠诚的门徒。彼得原名叫西门,跟随耶稣后耶稣给他起名叫彼得。据说圣彼得就埋在这座教堂内,1940年梵蒂冈的发掘者声称,他们在圣坛下发现了彼得的遗骨。 罗马天主教神学界把彼得确认为其教堂的第一任首领和罗马第一任大主教。他的纪念日是6月29日。在彼得大教堂内有圣彼得的铜制雕像,据传人们触摸他的右脚能得到神的保佑和好运。所以现在它的右脚已被磨损得明显小于左脚。

教堂以圣彼得为名,他是耶稣的门徒之长圣彼得,彼得的名字就是耶稣所起,含义是“磐石”,意思是他将成为教会的基石。耶稣升天后,彼得以耶稣继承人的身份传道,公元64年,他在罗马被尼禄皇帝杀害。彼得殉教后被后人尊为首任教皇,而之后的天主教皇都作为圣彼得的继承人,被看成基督在世的代表。  


旅欧记忆(2)游古罗马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