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略017】欲病归连番上奏传心学到处开花(3)(请勿赞)

4个月前 (01-0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5 已阅读

当年正月三十,湛若水母亲在北京去世,扶灵柩回增城,二月底路过南京,王阳明前往龙江关迎接并吊唁。

王阳明作《湛贤母陈太孺人墓碑》,提议墓碑刻“湛贤母之墓”,之所以谓之“贤”,王阳明例举了“贞知慈俭”四大理由。

有人议论,湛母为贤母无疑,但湛若水却称不上贤人。因为母亲年迈,湛若水居家十三年不参加科考,后来又考中了进士,这是迷恋官爵。居官以后,让年迈的母亲离开家乡,不远千里来到北京,最后客死他乡,这是不孝。

王阳明反驳说,湛若水至孝,一心想陪侍母亲终老乡间。参加科考,是出于母命,迎接母亲到北京是母亲的愿望。湛若水怎么能够违背母亲的愿望呢?湛若水不会因为外界的毁誉而改变他仁爱母亲的诚心。

有些人又说了,既然如此,那么湛母就不是贤母。

王阳明继续反驳说,湛若水的父亲早逝,生前他嘱咐儿子一定要光宗耀祖,所以湛母的行为是为了履行丈夫的愿望,她去北京是为了安顿儿子的孝心。孟母断机杼是为了激励孟子,孟子于是离家数年,君子不会由此认为孟子不孝顺母亲,也不会由此认为孟母不会教育孩子。

龙江见面,王阳明送给湛若水一本《大学》旧本,阐述了自己的格物说。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物只有在心里才能彰显出来。

湛若水认为,王阳明是担心人们舍心而求于外,才这么说。他指出,心与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体,万物本来就在心中,心无限广大,根本不会遗漏任何外物。所以,格物不是外求,格物致知之心并非用在外物上,因此,如果认为外物只有在心中才存在,反而把心与物割裂为二了,这样就小看了心的广大。

湛若水认为,格物就是“随处体认天理”,也就是孔子说的“求仁造次颠沛必于是”、曾子所谓“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物者,天理也,道也。格,是造诣之义,格物即造道。知行并进,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为了造道。志意、行为、本心是一致的,诚心、正意、修身功夫都体现在格物上。

从此可以看出,王阳明和湛若水对格物致知的认识有些许的差异,但湛若水试图平复这种不同。


【王阳明传略017】欲病归连番上奏传心学到处开花(3)(请勿赞)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