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史铁生”

4个月前 (01-25)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5 已阅读

以前读书,只为了猎奇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为了看一个又一个喜剧结尾的爱恨情仇。

以前,总觉得这日子悠远悠长一眼看不到边儿,读书就为了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所谓的人生。

不管是拍案惊奇的传闻还是聊斋志异的鬼故事,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现代文,我从来没有特意留意过哪个作者属于哪个朝代?哪个人物又属于哪个故事?

那时候读书真得太过粗糙,仅仅为了读故事而读故事,就像读故事会一样。

有个词语叫“醍醐灌顶” 我不知道我是从哪一刻开始觉醒的,读一本书,除了看作者还看写作年代,甚至会去网上搜索一下这个年代的世界史。

钱钟书曾说过:“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很好为什么要去看下蛋的母鸡?”而我现在读到一本好书,就是不去看那个母鸡,我也想去了解那个母鸡的生长环境。为什么他会这样写?

《我与地坛》,为什么史铁生会用这样的细致的手法描述这个“古院子”。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

文中这细腻的多角度的从视觉到听觉到深邃的思考,这排山倒海般的多角度的修辞手法,大概是因为十五年日复一日的观察体会。二十一岁坐上轮椅,在绝望中又怎样生出来希望。

1951年初出生,21岁因病坐上轮椅,在这个古园子15年里从死到生的思考,在作者41岁时,写了《我与地坛》。

如果了解中国现代史,不管是特殊年代还是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的“古院子”真得是一个世外桃源。

作者在书中说: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不管是《我与地坛》还是《扶轮问路》,不管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还是《夏天的玫瑰》,当我看到作者用娴熟的第一人称在叙述一个个悲伤故事的时候,多角度的细腻的,这些熟悉的描写手法,比画家的笔锋更深刻,色彩更丰富。比大合唱音乐家用上的乐器更为齐全。这些总会让我想起来那个摇着轮椅走进“古园子”的年轻人。15年的沉淀,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未知死焉知生”的壮烈。

以前读小说,我总是急于去看大结局,却不知翻到最后一页再翻到前面第一页,所有的结局似乎就在开笔那一刻成了定局。

人间百态,没有什么结局是一成不变的。人到中年既不能隐于山水隐于庙堂,也做不到隐于尘市,那么当下即永恒,翻看一页读一页,读懂史铁生读懂一个年代,读懂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

《我与地坛》表格笔记


细读“史铁生”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