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太近,别看太清

4个月前 (02-01)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7 已阅读

同事多年,我和她并不熟,既没有在同一个办公室坐过,也没在一个年级组,见面也只是点头之交。

直到某一年,机缘巧合分在一个级组,又坐同一个办公室,才和她逐渐熟悉了起来。熟悉以后便经常聊天,聊着聊着就觉得很投机,彼此甚至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后来我才明白,她正在在做化妆品直销,已经发展了几个对象(下线),她之所以跟我套近乎,一方面想多发展一个下线,另一方面可以多卖产品。

对于加入直销的动员和暗示,我委婉拒绝了,只是偶尔买一点她们的产品。虽然多少知道一点她们的目的,但是友谊的小船没受到影响,正常行驶了好多年,经常一起看电影,旅游,聚餐,喝茶,高谈阔论,令很多熟人羡慕。

现在想想,能让友谊的小船顺利行驶,我家先生起到关键作用。因为我不太喜欢无意义社交,比较喜欢安静独处,而先生为人热情大方,古道热肠,又做一手好菜。她们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先生被夸虚荣心爆棚,因此做菜的和吃菜的都开心,其乐融融。很多人本来是因为我认识先生,最后却成了先生的朋友。

然而人与人之间不能走得太近,太近了看得太真切,真面目就会暴露,有意无意间可能会造成伤害,而受伤的一定是那个善良的。

这几年的教训就是这样,因为各种原因被动走近,慢慢发现,我心目中一直奉为楷模的、高情商高素质的、口口声声称自己最智慧最善良大度的,却一点点显出真相——

却是特别自私爱占小便宜的!而且因为过度自负,以为别人傻看不出来,各种耍心机,耍小聪明,虚伪,撒谎。她们吃准了先生的为人豪爽热情大方,一点点得寸进尺,直到连毫无心机的先生都发现了,猛然醒悟:原来那一切看似真诚其实都是假象!

看清一个人的时候也是很痛苦的,甚至不愿相信。尤其是已经相处那么久,已经付出很多,已经形成其乐融融的氛围。

只能在心里悄悄画一条线,慢慢收回真心和热情,悄悄退出,安静做回自己。

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不能走太近,不能看得太清,成年人交友要慎重。人性本私,任何无来由的热情和赞美背后,都是有所图,有所私。


别走太近,别看太清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