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认知觉醒》:得耐心者得天下,前提是你真的懂它

2周前 (04-19)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认知觉醒》第三节的标题是得耐心者得天下,这一观点与我半生经历获得的人生感悟高度一致。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总担心自己成长和发展太慢,一年没有接触新领域、两年没有获得晋升就会心慌焦虑,好像总有一根无形的鞭子抽着自己往前跑,慢一点就会被时代的洪流吞没掉。

然而,忙忙碌碌小半生,从职场新人到管理者,从A赛道切换到B赛道,却发现自己依然碌碌无为,面对未来依然迷茫,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依然毫无底气。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焦虑的驱使下,我一直在迎合外部环境的需要,追着阳光做一颗不断移植换位的树苗,美其名曰学习能力强,斜杠发展,向上攀登……却唯独忘记了深深扎根、慢慢成长、打造独一无二的自己。于是,随着年龄增长,撕下年轻的保护伞直面岁月的风雨时,才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地晕风。

其实,只需要用常识判断就知道,质变是量变积累的结果。饭需要一口一口吃,路需要一步一步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按照10000小时理论,即便是一个有天赋的人,想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都需要10000小时的有效练习。

这是什么概念?

一天按8小时的有效工作时长计算,假如这8小时都在针对自己的工作领域进行有效学习和训练。1万小时理论意味着他需要3.4年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实际上一个人一天有效工作时长也就4-5个小时,属于有效练习的时间还要再打个对折,这样的话从某一领域的小白成长为专家的时间是十年。所谓十年磨一剑,大抵也是如此吧!

《认知觉醒》这本书说,得耐心者得天下。是啊!只有理解并尊重自然法则的人,才算推开了正确努力的大门。

是不是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愿意等就可以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正确理解耐心和有耐心一样重要。

理解耐心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的三大规律。

一、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复利曲线

价值的积累遵循复利原则,即价值具有再生性。爱因斯坦曾经感叹复利威力巨大,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复利的威力如下,如果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将是原来的37.8倍,如果用一个曲线图来表达,则复利曲线如图:

简而言之,积累和改变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变化非常细微,这往往会让人感到沮丧和挫败,好像自己的努力并没有什么用,但持续努力到拐点后会有惊人的变化和收获。

那些我们看到的一鸣惊人的牛人,其实都经历过一段默默无闻的积累阶段。

二、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从舒适区向困难区拓展

一个人的能力提升,本质上是不断拓宽自己的舒适区的过程。

用下图形象地表达人的能力分布,舒适区是我们驾轻就熟的地带;拉升区是我们当前还达不到,但跳起来够得着的地带;困难区是我们使出吃奶的劲头也很难达到的地带。

有耐心的积累不是在舒适区里日复一日的混日子,等待上天把时间的回报送到我们手里来。

也不是在困难区里消磨自己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最后在重重困难中倒下。

有效的积累是探寻拉伸区,基于自己的能力水平让改变确确实实地发生。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很多假努力的陷阱,比如读很多书、报很多课、天天打卡、天天努力,却一直停留在表层学习层面。表面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其实并没有形成价值积累。

三、学习的微观规律:平台期

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

任何学习都这样,经历一波快速成长后,大脑需要时间来消化和巩固前期的成果。

在这一时段内,我们可能付出很多努力,却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甚至会觉得自己退步了。实际上大脑并没有偷懒,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生连接并被不停地巩固。

理解这一规律后,当我们进入平台期时,就可以避免挫败感和自我怀疑,甚至半途而废。

写在最后的话:

耐心是一个熟悉到不需要解释的词语,今天的内容与其说是读懂耐心,不如说是读懂学习改变背后的规律。

复利曲线让我们看到希望,树立长期主义的信念。

成长的规律让我们看到进步的本质,避免掉入假努力的陷阱。

平台期让我们知道,成长过程中的停滞是必然存在的,大脑巩固学习成果的过程。它让我们获得在瓶颈和困难中坚持下去的力量。


细品《认知觉醒》:得耐心者得天下,前提是你真的懂它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