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 汉纪五十八读记

2周前 (04-20)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2 已阅读

本卷记公元209-213凡五年事

纪事:

一、曹操“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当时曹操威振朝野,主张节俭。官吏及士丈夫们为迎合曹操,争相穿着破旧衣服,甚至故意弄脏自己的衣服,不修饰仪表,还把车马收藏起来,朝延各部门的高级官员有的还自己携带饮食,到办公地点进餐,以示廉洁。一时间,形式主义盛行。

丞相掾和洽上言曹操说:“天下的人,才干和品德各不相同,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以过分的节俭朴素约束是可以,但是用这标准来限制别人,就会有失偏颇。古人的教化,只是务求通情达理,凡是激烈诡诞的行为,一定包藏虚伪。”曹操认为他的见解很好。于是下令道:“从前,孟公绰做晋国赵、魏两家贵族的家臣首领才能绰绰有余,但却不能胜任滕、薛这样的小国大夫。假如必须是清廉的人才能使用,那么,齐桓公又怎么能称霸于世!你们要帮助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我一定都能够任用他们”。

二、建铜爵台颂功。

邺城,前临河洛,背倚漳水,虎视中原,凝聚着一派王霸之气。据说,曹操在取得北征、东进等胜利之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建安十五年冬,即公元210年,在邺城大兴土木,建成铜雀、金凤、玉龙三台。其中铜雀台最为壮观,台上楼宇连阙,飞阁重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建成之日,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慷慨陈述自己匡复天下的决心和意志,又命武将比武,文官作文,以助酒兴。一时间,曹氏父子与文武百官觥筹交错,对酒高歌,大殿上鼓乐喧天,歌舞拂地,盛况空前。

铜雀台在史书里,在汉赋、唐诗、宋词里,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都出现过。唐杜牧《赤壁》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宫锁二乔”。

据考,明朝中期,三台还存在。明末,铜雀台大半被漳水冲没。如今的铜雀台,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后面,只剩下一掊不足十米高的夯土堆。

铜雀台与建安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东汉末年,北方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王粲、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慷慨任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闵时悼乱,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三、“天妒英才,染痾突亡”---周瑜之死。

周瑜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建议孙权,乘曹操新败,短时间内不会对东吴发动大规模攻击,请求与孙坚之子孙瑜率军夺取蜀地,并吞张鲁,与马超结成联盟。然后,自己再回来与孙权一起据守襄阳,紧逼曹操,这样就可以规划进取北方了。

孙权同意了这个计划,周瑜于是回江陵整理行装,谁料“天妒英才”,在途中染上重病。周瑜知自己时日不多,便上书孙权,认为鲁肃为人忠烈,临事不苟,在自己死后,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之后,周瑜在巴丘去世,享年35岁。

起初,周瑜是孙策的朋友,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又曾让孙权把周瑜当作兄长来尊敬。程普自以为年龄比周瑜大,多次凌辱周瑜,周瑜始终都不与之计较。后来,程普受到感动,对周瑜十分佩服、敬重,常与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由此,周瑜品格、度量可见一斑。至于《三国演义》中“‘既生亮何生瑜’,硬生生被诸葛亮气死之说,不过是小说家为作品需要之言罢了。

四、“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说的东吴将领吕蒙的故事。吕蒙少为孙权别部司马,治军有方、士卒操练娴熟,得到宠任。之后斩关羽,定荆州,升南郡太守,封孱陵侯。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不能不学习!”吕蒙推辞说军务太多,没时间学习。孙权说:我不是要你去研究儒家经典,去作博士,我只是要你去通过读书,借鉴过去发生的事情。你军务再多,难道比我还忙?我还经常读书且自认为从中大受禆益。于是,吕蒙开始读书。等到鲁肃经过寻阳,与吕蒙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吴下时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哥你发现的有点晚了。”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相关典故“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便因此流传了下来。

五、潼关之战。

潼关之战亦即渭南之战。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欲借道讨伐汉中张鲁,于是,关西诸侯韩遂、马超起兵造反,阻止曹军进兵,史称“韩遂、马超之乱”。双方在关中潼关、渭南等地发生大战。

后人多认为,曹操就是要逼反那些表面上遵奉朝廷,实际上是各行其政的关中诸将,为名正言顺地剿灭他们制造借口。可以说,从一开始,曹操就是有预谋的。

秋七月,曹操留曹丕守邺城,亲统大军西征,并自信地向将领们说:关西兵虽强,擅用长矛,但战争的主动权在我,不是在敌人。敌人虽然擅用长矛,我便令他们不能刺,各位看着吧。

开始,关中联军的每一部将率军前来进攻,曹操都面有喜色。众将询问其故,曹操说:关中地域辽阔,如果他们各自坚守,我们逐一征讨,没有一两年平定不了。现在,他们都来了,人数虽多,但互不团结,缺少统一指挥,我们反而可以一举歼灭他们,比逐一征讨容易多了,所以我才高兴。

八月,曹操大军经函谷朔黄河西进,到达潼关。曹操令兵众先渡河,自已仅留虎士百余人断后,马超率步骑万余人前来进攻,箭如雨下,曹操“犹居胡床不动”。后来,马超害怕,请求割地并送儿子做人质,曹操不答应。为破其联盟,曹操用反间计,故意在阵前与韩遂马头相交,说了很长时间陈年往事。韩遂回后,马超问他们都说了些什么,韩遂说:没有说什么,都是些旧事,于是马超起了疑心。再天,曹操给韩遂写了一封信,信中故意改涂了许多地方,好像是韩遂所改,马超等更加怀疑韩遂。于是韩、马联盟破裂,曹操挥师会战,韩遂、马超溃逃至凉州。

渭南之战是一场深谋远略,灵活用兵,以智取胜的精彩战役。也是最体现曹操“兵之变化,固非一道”的军事指挥艺术的一场战役。

六、生子当如孙仲谋。

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号称步、骑四十万人,攻破孙权设在长江西岸的营寨,时年31岁的孙权,亲率七万人抵抗曹军,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曹操看到孙权的战船、武器精良,军队严整,叹息道:“生儿子应当像孙权,至于刘表的儿子,不过是猪狗罢了!”时逢春天已到,江河水涨,曹操于是下令班师,撤回北方。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  汉纪五十八读记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