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在不同中找到相同

3周前 (05-22)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其实,世界是客观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现实里面,因为我们所站在的角度不同,经历的不同,看问题也就会不一样。

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0个人就有1000个世界,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定义的世界。

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是不是在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会停下来,找一找你们的相同点“求同存异”。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忘记了在学校学到的一切所剩下的。

其实,学习更多的是在于自己,自己学习,学习你想学习的,你能用得到的,实际的,而教育是无形的,是塑造我们每个人的,是我们底层的做人的基本。

读与写是我们的基础,识字是教育的初步。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通过‘听’,听大人们讲话,听广播,听故事,然后,再进行复述,之后看图画,学习拼音,会读绘本,接着会写字,一步一步地进行。

一般来说,父母和老师负责传授最基本的常识,这是一个自我们孩提时代就开始的、循序渐进的持续的教育过程。那些看似简单的,不注意的常识,当我们坐下来聊天时,会发现,有的人真的不知道,有些东西对于你来说简单的,对他来说是闻所未闻的。

常识,和隐含在常识中的种种条款会不知不觉地融入我们的潜意识,看似大家都一样,脑中的知识却不一样。

学习是辛苦的,但也是有它的乐趣的,不要一味地放大辛苦,也不要不知其中的乐趣。它需要花费我们的时间,精力,但是,只要做对一道题,又是那么快乐。不要轻易地剥夺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从简单的,易学的开始,渐渐地从简到难,感受知识所带给我们的改变。

我们不曾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改变可以让我们越来越好,拥有知识,变得有智慧,有自己的想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做出妥协的时候,也曾有一丝的努力,暂时放下改变不了的,积蓄力量,直到可以得到自己的心中所想。

在面对现实时,与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距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缩小,直到完成改变。


求同存异,在不同中找到相同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