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游馍锅

3个月前 (01-1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7 已阅读

                    游馍锅

                    文|留余

疫情反复,政府通知居家静默三天。也好,这下可以安心读几页书了。 一大早醒来翻看手机,便认真拜读了白主席的《家乡的枣花馍》这篇 文章。读后回味无穷,儿时的很多记忆便浮现于脑中。特别是母亲蒸 馍时,让我们兄弟游馍锅的场景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那时候自己应该是十岁左右,假期周日放学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是常 事。

母亲忙于上工挣工分,借放工饭后,紧着要蒸一锅馍。母亲把提前发 好的酵面加适量的碱面,然后和入干面粉,软硬合适,揉匀揉光,盖 上湿布让面稍醒。腾出手的母亲这时给锅内添水,点燃锅底炭火。等 火苗熊熊燃烧时,案上的面也醒得差不多了。搓条、剁节、揉圆,齐 整地摆放在木井箅上。与此同时灶上大锅内的水已快烧开。母亲会在 锅内放一个瓦坨,然后搭好两井箅馍于锅内。这时候,母亲上工的时 间一般也就快到了,下来近乎一个小时的小火烧锅——我们这块儿叫 游馍锅的活路就交给了我们兄弟。

特别说说锅内放瓦坨的事。瓦坨,其实是吃饭的瓷碗破了后的底部, 一圈有凸出的圆棱,中间部分凹进去,是应该被丢弃的废物。可这时

大有用场,被放进蒸馍锅内。什么原因呢?瓦坨倒扣于锅内,沸水会 不断冲击它,会发出“咯噔噔、咯噔噔”的声响。“咯噔噔”声响会 随着锅底火焰的大小而变化,火大时声大而密,反之则小而疏。最重 要的是提醒人们锅内水的多少,水特别少时,瓦坨声就很小或无声, 这时候就要尽快揭锅盖,端馍出锅。不然的话就会水干锅红毁掉一锅 馍。也不知道蒸馍锅内放瓦坨是谁第一个这么干的?这是我们劳动人 民在生活中摸索、总结着自然的规律,积累着劳动的智慧,我们今人 不但要学习还要不断传承。

说到听瓦坨声音,判断锅内水多少,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得有一 天,母亲搭好馍,临出门时还叮咛我要记着看时间。我满口答应。先 是大火,尽快把搭好馍的锅烧开,以致锅上蒸气腾腾。这段时间短, 也就几分钟,本来锅内就是开水。肯定能记着看表。下来又要小火烧 一个小时,这就不容易了。那时候觉得这一个小时咋那么长,时常和 哥哥轮换一人烧十分钟。可这天自己没有,要求一个人烧到底。因为 手中有一本刚借伙伴的《征方腊损兵折将》小儿书。游馍锅小火,搭 炭少,风箱缓,可是看书的好时间。下次蒸馍哥哥烧就行。馍锅赶滚 后,记住时间,就掏出了小儿书看了起来。开始还行,看一页书,看 看锅下,瞅瞅锅上,火、气正常。锅内瓦坨声也均匀。看着看着就入 迷了,有时缓慢地拉风箱的手都停下,猛地反应过来赶紧又拉。有时 忘了搭炭,锅底的火没焰只是红,死灯打灭的,赶紧放下书一手搭炭, 一手拉风箱,像抢救奄奄一息的生命一样。就这样倒觉得时间非常短。

“什么味?”我自言自语道。

猛一下灵醒了,是馍锅水干的味!这下可董大烂子了!锅内“咯噔噔” 声不知何时已经停了。赶忙起身揭开锅盖,端馍出锅。可井箅的提绳 一提就断,上边的馍还勉强能吃。下边那井箅馍半个全是焦黄褐色, 井箅翅一动全散,馍布一动就成碎片,瓦坨静静地躺在干白的锅底。 后面的事就不用多说了,结果大家都知道。可我的母亲从未打过我兄 弟,嘟囔怨言肯定不会少。当然,自己也知道自己错了。这样的事发 生过不止一回,但这次应该是最严重的。

当然游馍锅也有高兴的时候。那时候的孩子没什么零食,除过缺油少 盐的一日三餐就是冰冷生硬的两交蒸馍了。不是很饿的情况下谁也不 会去取馍吃。不像现在,家里水果、零食不断,别说孩子,就是大人 坐在那儿没事也削个苹果吃个梨儿的,喝茶都要吃个瓜子花生等干果。 所以渴望“好吃的”是那?年代孩子们的随时愿望。游馍锅就给孩子 了机会。记得有一次母亲让自己游馍锅,应该是一个雨天,那天母亲 没下地干活,而是在街门口边纳鞋底边和街坊邻里说闲话。我缓缓地 拉着风箱,看着锅底的火苗,无聊至极。正在为时间过得太慢而烦恼。 但也没办法,母亲赶开学要给兄弟几人一人做一双鞋。只能坚持、忍 耐。忽生一念头,炒个鸡蛋吃。先是走出厨房看看母亲,还是在做手 里的活,隔段时间会问问,瓦坨还响不?时间不到不会来灶火。摸清

情况,自己就开始行动。取一个母亲“藏”的鸡蛋,拿起扣在锅头上 的铁勺,揭开案道道厚实沉重的木油罐盖,拿起提勺,勾几滴油倒入 铁勺内,恢复油罐原来的模样。然后伸铁勺至锅底火上,使油煎。打 鸡蛋放少许盐搅拌,写起来挺长的,实际干起来也就一二分钟。那时 候的铁勺炒鸡蛋真可谓香飘满院,远远就闻到了香味,吃的人的感觉 那就可想而知了。就是今天也常常回味那时的铁勺炒鸡蛋的滋味,可 不管怎样炒,就是炒不出那时的味道。当然肯定会被母亲发现,但母 亲知道也不多说。自己明白,这些母亲平日攒的鸡蛋卖了是要维持家 用的,油盐酱醋,兄弟几人的笔本子等。所以这样的事也是少数的, 物以稀为贵,也就觉得特别开心珍贵了。那年代炒鸡蛋只能是过生日 或者考试得了一百分的待遇。

当然还有炒黄豆,烧玉米,烧红苕等等很多事呢!

现在不用游馍锅了,天然气灶具一开,大小火任你调。看着电视或玩 着手机,不觉得一锅馍就熟了。可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儿时记忆不能忘 记,更要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付出担 当,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散文  游馍锅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