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形于物事,高于人言

4个月前 (12-31)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9 已阅读

肯定有人想从这一天里找到一个真正的自己。而在这之前的364天,大家会心甘情愿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尽管还不是那么顺顺利利,也还没达到初衷,但毕竟已经尽力了。

排练

——在简书平台做到了日更,已写了500篇文章34万个文字,在最后九天时间里,还能完成大约10篇一万文字左右。因为自己想出两本个人散文集(一本纪实,一本抒情),一年下来废品少了许多。昨天,与汇文女编辑进行了微信交流。我说了“写文必须形于物事、高于人言”,但没还没说自觉、自在的重要性。所谓自觉,是自己心里明白该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所谓自在,就是需要从容地写出此等文章。

简书平台关于日更的字数要求比较低,但千万不要就此人为地认为写文的标准也可以放低。其实不低,长期去做就不低,读了人家文章后,更觉得不能再低。

要做到形于物事,挺难的。一是物事本身是有形有声有色的,你要熟知它才能描摹好它。二是物事通常是无感的,只有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省察,它才愿意走到你的笔下,并把自己的本色展现出来。

要做到高于人言,更难。倦鸟归巢,人也同样,习惯留恋过去,怀念曾经的辉煌。文字创新,就意味着要适时地离开老窠,告别原有的行动路线(叙事方式),去新天地里寻枝条建大窝。这无疑是针对自己发起一次次挑战。不然,就真的走不出来。

——多了一些纪实文字,少了感觉印象类文字。感觉印象类文字,不是不再写了,而是觉得自己再这样写有可能在浪费才情。当然,纪实文字也很容易写得平白、朴实。有人把朴实当作最高追求,那另当别论。

上半年写了黄土坪、樟树窝,下半年继续写故乡的种种话题,但写作态度和写作手段似乎已在或正在发生变化。心里不再把能否写出来当作目标了,而是把文字是否具有可读性当作基本要求了。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写作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型,这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未完待续)

陈水河整理于2023年12月30日中午


写文:形于物事,高于人言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