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秦始皇封禅——泰山之行

4个月前 (01-13)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8 已阅读

(80)秦始皇封禅——泰山之行

秦始皇平定天下之后,开始了他的巡视各地之旅。二十七年,他巡视了陇西、北地,从鸡头山出来,向东归还,路过岐州回中宫;然后下令在渭南建筑了信宫,又将其更名为极庙,意谓此庙位于与天相通的极高之地。这个名字也反映了秦始皇心中欲与天神相通的欲望。又下令建设了从极庙通往骊山的道路,建筑了甘泉宫的前殿。这年秦始皇还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在全国建筑“驰道”。也即建筑当时的高速公路。据《汉书.贾山传》记载,东面到达燕国、齐国,南面到达吴国、楚国,跨越了江湖之上;道宽五十步,道傍植以青松。驰道是秦始皇的一大创举,是落实“车同轨”的一大措施;有利地促进了全国的交通与信息、物资流通,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二十八年,秦始皇向东巡视郡县,登上了位于兖州邹县以南的邹峄山,并在山上立石树碑,召集鲁国的儒生讨论,刻石以歌颂秦王朝之恩德。同时讨论了封禅泰山之事。然后秦始皇登上了泰山。司马迁称“立石,封,祠祀”。即在泰山上立起一块巨石,举行封禅活动,筑坛祭祀天地神灵。秦始皇返回时,“风雨骤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即说在他返回时,暴风雨突然而至,他到树下避雨休息,于是封那棵大树为五大夫。

秦始皇曾命鲁地儒生商仪如何刻石以颂秦德。这些儒生们遂在他所立巨石上刻写下一篇颂词。该词开篇即说:“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即说皇帝登临帝位,创制了圣明的法度,大臣以下得到很好地治理。歌颂秦始皇“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即说秦始皇利用二十六年时间初步平定天下,天下人无不宾服于始皇帝。颂词中还称秦始皇“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即说他治理天下的道理得到实行,各行各业均得其宜,亦都有法律规定。大义大德美好光明,并将永存后世。又称其“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即说皇帝圣明,身体力行,已经平定天下,又能不懈地治理。夙兴夜寐,不断创建长治久安之利,特别推重教诲教化之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秦始皇并非人们想像的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想问题、谋长远、重教育的帝王。颂词最后说:“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即说要把秦始皇的治国理念与方法化及万事万物,以至无穷,使后人遵奉先皇教导,永远承续下来作为重要的戒令。颂词为歌功颂德之作,又经儒生群仪,核心内容还是对秦始皇的法治予以肯定。只不知今日之泰山,尚存此巨石否?


(80)秦始皇封禅——泰山之行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