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同构悟《红楼》——读刘再复的《红楼梦悟》

3个月前 (01-29)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8 已阅读

作为刘再复先生所著的《红楼梦悟》三个板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楼梦》悟”以充满灵性的语言,用饱含睿智的思维,站在现代视角对曹公的生命之书《红楼梦》进行品读感悟,从一个侧面透悉出这部奇书的伟大。

仔细品读“《红楼梦》悟”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刘先生行文布局“悟红楼”所采取的解构作品的思路与方式。不论是对作品本身写作的审视,还是对曹公写作此书的因寄所托的探寻,亦或是对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再度观照,更或是对作品中包蕴的社会价值、生活价值、生命价值、文化价值等的透视,不是从一个点上进行平面化的品读,很多采取的都是在浩繁的文化典籍中精选参照物,进行对照式解读。由一元扩展到二元,甚至多元,这不仅拓展了透析《红楼梦》原著的视角,也提供了更多审视作品的角度。

有比较才有甄别,有甄别才能权衡出优劣。文化载体之一的文学作品,其有无价值,或价值的高低,除了以即时性的写作时代为评价的基点,还要从历史延续的视角,从当时延展到当下,乃至未来。从本体视角的层面看文学,它是以对生命本体的观照为旨归,透析生命个体的生存境遇,进而窥探在宇宙世界中个体生命的生命状态和价值。很显然,要真正把隐含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文字背后的社会意义和生命价值挖掘出来,除了观照语言本身,还要与同时代或异时代的作品进行比照,在比较中管窥作品的应有之旨和透析社会世情与人生百态的意义。谈及《红楼梦》,不论是从文化名著的角度看,还是从世情小说的层面审视,世人会情不自禁地在《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经典之间找到比较点,刘先生在“悟红楼”时也不例外。按照刘先生的观点,《红楼梦》是超现实的,是作者以“大观”的慧眼,用宇宙之眼审视社会人情,体悟世间百态,过滤掉政治、社会、历史的因素,更多把镜头对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生命体,并用哲学的、生命的、审美的视角进行透视。与《三国演义》一方面表现“忠绝、义绝、贞绝” ,一方面表现“奸绝、恶绝、淫绝”,然后“一方吃掉一方而暗示一种绝对的道德原则”不同,《红楼梦》“没有把好人写得绝对好,没有把坏人写得绝对坏”,而是“一部无真无假、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因无果、无边无际”艺术大自在之书。

不管从什么样的价值期许观照文学作品,当跳出狭隘的圈子,以大视野、大情怀、大境界审视,“开卷有益”,从作品中获得的益处就变得丰富、汲取的营养就会多样。刘先生因为采取异体对照的方式对《红楼梦》进行二度解构,从而有了更多的发现,对作品包蕴的价值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纵览该部分写作的方式,刘先生选取异体对照的参照物除了上面提及的,还有外国的经典,像《神曲》《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等,这种中西对照式的互释性品读,就是两种文化和文明的对照与碰撞。在比较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各自的侧重点,还能够清楚各自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倾向。“《伊利亚特》蕴涵的是人类生活的‘出征’模式,即那种为美而战斗而牺牲而捍卫尊严的永恒精神;而《奥德赛》则意味着‘回归’模式,即那种出征之后返回自身、返回家乡、返回情感本然的永恒眷恋;《红楼梦》与希腊史诗相似,但不是折射某种社会发展形态,也不在于它的哲学理念,它的美感在于呈现一群生命,一群空前精彩的诗意生命。这些生命,充满儿童的天真和原始的气息,在你争我夺的功利社会里都在内心保持着一种最质朴、最纯正的东西。”

除了从作品蕴含价值的角度进行多元架构的比较,刘先生着墨较浓的是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故事解构、价值维度等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来自灵河岸畔,正是来自尘外,所以他们不是站在世俗的角度看社会、体悟生活,而是用“大观”的视角俯瞰凡尘;也正是如此,所以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心性情怀不可能相同,贾宝玉对待两个人的态度也不同。林黛玉到尘世完成了“欠泪-还泪-泪尽”轮回之后,又回到了“原乡”,贾宝玉到富贵场和温柔乡行走一遭之后,放下凡尘的一切,也追随黛玉而去。以凡俗的价值标准评判贾宝玉,他被视为呆物、痴人。之所以这样,源于他的思想情怀与仕途经济是格格不入的,不像秦钟、甄宝玉、北静王那样。按照刘先生的看法,大观园中始终存在名教与性情的对立冲突。荣宁二府是尘世世界,名利与事功成为主要的价值标准。而以林黛玉、贾宝玉为代表的则是用宇宙世界的眼光审视凡尘。如果说尘世世界是浊物横流的世界,那么宇宙世界当是纯洁清爽的世界。在两个世界中生活着不同的人,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展演生命的程式:贾政、王夫人、王熙凤、薛宝钗、袭人、贾环、薛蟠等泥浊世界的乌烟瘴气与林黛玉、贾宝玉、晴雯、鸳鸯等的净水世界的清清爽爽。

从作品本身和作品内容的角度管窥了刘先生悟《红楼梦》之一斑,再回到《红楼梦》这部心灵之书、宇宙之书上。作品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感悟怀想,归根结底还是曹公的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的构思与创作。生于贵族,却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气,而是以孩童的童稚之眼观照世情、关注普通生命。阶级意识、等级意识在曹公的创作世界中无处遁形。众生平等,“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悯情怀,从一个角度折射出曹公与当时所谓的道统思想和价值是背离的。“好”的世界,让众生趋之若鹜,但是经过一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奔波劳累之后,万事都会画上“了”的休止符。这个时候才会真正体会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包含的真意。“红楼世界”中人与“红楼世界”之外的人,在人生谢幕时,如果不落得“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下场,而能够实现“质本洁来还洁去”,此生幸矣!


多元同构悟《红楼》——读刘再复的《红楼梦悟》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