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跨学科,分享有力量

3周前 (05-25)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3 已阅读

今晚参加了跨学科学习第三次线上分享,分享的老师,秦清凌老师,杨晓静老师,徐德泽老师还有我。听了三位老师的分享,看到他们在跨学科学习中丰富的思考,开阔了我的认知。

秦清凌老师讲了他生活中的跨学科,我被他深深的折服了,母亲生病后,到处寻医问药,无法解决问题,他自己专研医学,帮母亲解决了问题。弟弟因为买手机签合同问题,受到了卖家的威胁。他深入学习法律合同知识,最后发现这个合同是虚假合同。很佩服他,把知识活学活用,让跨学科这么的接地气。

杨晓静老师,是一个教育的新人。但认真学习,积极的去践行跨学科学习。多读书多实践,不仅读了,说了,做了,想了。还反思了,少先队员和食堂的案例结合,特别真实而新颖。徐德泽老师的跨学科实践,儿童银行的设计,非常丰富而有趣。既有数学也,有设计。跨学科是最后要落到创造性和整合性。大家的跨界思考,化学科学习,让我看到跨学科学习设计巧妙,创意无穷。

常老师录的视频,带给我很深的思考。学习要有4个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素养导向,创新导向。从知识的学习,转向实践性素养提升。夏博士的分享,能够让我感受到跨学科学习的真实性,自然性。关联自我与真实世界的联结,应用学科支架,在自己的学科中尝试,用才是最好的学。跨学科无处不在。

而夏校长一首毛泽东的诗词,激情澎湃,让我看到了责任担当。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毛泽东的这首词是中年中国说。让人耳目一新。感恩这个场域,这个共读会能看得到好书,这个共读会由作者引领着我们一起学习,成长看得见。大家越分享,越有力量,越承担,越成长。这个共读会点亮了所有想成长的老师的心。让所有人在不断的超越自己。夏校长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我们在教学中实践跨学科,还要在生活中实践跨学科,跨学科跨的是思维,跨的是不同领域,对人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实践跨学科,分享有力量。


实践跨学科,分享有力量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