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和节日

4个月前 (12-24)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10 已阅读

今天(2022年2月5日)看见朋友圈都在发立春的消息,有的发——立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有的说——立春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的贴——立春标志着已经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这让我不得不去查查一年24节气的内在涵义在哪?不查不知道,一查大惊跳,这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悟性、总结的智慧、影响的深远。它是农耕生产的晴雨表、也是民俗习性的 教科书、更是天象变化的指南针。值得当代人去学习、去研读、去贯通。但让我纳闷的是,为什么24节气当中唯独清明、端午(夏至)两个节气会作为中华传统节日来过呢?经过一番悉心查阅、仔细推敲、认真琢磨,答案就在眉宇间。

一、节气:

1、立春(春天开始):是春季的第1个节气。反映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气,特点是“风和日暖、春和景明、万物生长”。

2、雨水(雨水不断):是春季的第2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特点是“小雨寒潮、忽冷忽热、乍寒还春”。

3、惊蛰(惊醒蛰伏):是春季的第3个节气。反映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节气,特点是:“雨水增多、春雷乍动、万物盎然”。

4、春分(平分春季):是春季的第4个节气。反映一天之中白天黑夜平分的节气,特点是“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5、清明(气清景明):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特点是“草木萌动、春暖花开、生机勃勃”。

6、谷雨(雨生百谷):是春季的第6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降雨增加”。

7、立夏(进入夏天):是夏季的第1个节气。反映告别春天,进入夏天的节气,特点是“温度渐升、炎暑将临、雷雨频繁”。

8、小满(江河渐满):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特点是“降雨增多、雨量变大、江河湖满”。

9、芒种(忙碌播种):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反映晚稻等谷类作物耕播的节气,特点是“气温升高、雨量充沛、赶紧播种”。

10、夏至(夏天至此):是夏季的第4个节气。反映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节气,特点是“白天最长、太阳最烈、温度最高”。

11、小暑(小热来临):是夏季的第5个节气。反映盛夏正式开始的节气,特点是“进入小伏、天气无常、雷暴激增”。

12、大暑(炎热至极):是夏季的第6个节气。反映一年中最热的节气,特点是“阳光猛烈、高温潮湿、湿热交蒸”。

13、立秋(秋天光临):是秋季的第1个节气。反映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气,特点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成熟”。

14、处暑(炎热离开):是秋季的第2个节气。反映炎热向凉爽过渡的节气,特点是“气温下降、暑气渐消、炎热离开”。

15、白露(寒气增长):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节气,特点是“天气转凉、白热昼凉、寒生露凝”。

16、秋分(平分秋季):是秋季的第4个节气。反映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节气。特点是“暑热已消,天气转凉,暑凉相分”。

17、寒露(寒气渐露):是秋季的第5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特点是“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

18、霜降(气温骤降):是秋季的第6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特点是“温骤降、温差变大、秋燥明显”。

19、立冬(进入冬天):是冬季的第1个节气。反映季节类变换的节气,特点是“生气闭蓄、万物收藏、阴雨寒冻”。

20、小雪(寒冷降水):是冬季的第2个节气。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特点是“寒流活跃、降水渐增,光照缩短”。

21、大雪(天气更冷):是冬季的第3个季节。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特点是“光照更短、气温更低、降水更多”。

22、冬至(冬天至此):是冬季的第4个节气。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它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特点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气温最低”。

23、小寒(稍有寒冷):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反映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寓意寒冷没到达极点。特点是“气温降低、天气寒冷、空气干燥”。

24、大寒(寒冷极致):是冬季的第6个节气。反映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寓意寒冷到达了极致。特点是“气温低谷、白天延长、天气最冷”。

二、节日:

1、清明节:清明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历时久远,在周朝时期就有清明节的说法,距今已有2500多年,因为清明前后,正是中原地区气候回升,春耕生产正式开始。如果从农业的角度来看,清明其实是真正一年的开端。“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仍然是当今农业最经典的指导。而当时的人,由于对天象、水文、气候等现象认识不够,所以,在一年的农业生产开始之前,人们希望未来一年能够有好的收成,祭祀、扫墓就成为清明最主要的特征,一方面希望上天照顾;另方面希望祖先庇估;三方面希望缅怀祖恩。这一形式从周朝开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人一年之中的重要仪式,无论你身在何方、家在何处、人在何地,到了这个时候,总阻挡不了华人回到家乡祭祀、扫墓的步伐,这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象征。

其实,清明节之所以成为传统节日,还与一个传说有关。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这就是现在清明节的最初来源,在过去又称为寒食节(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相差不过一天,所以两节相并也很正常)。

2、端午节: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振兴朝纲,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每年这个时候就荡舟江河之上,去寻找屈原的尸体,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人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让鱼虾吃饱候不会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原本是夏至节,所以起源非常早,早在屈原出生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夏历(即现在的黄历,以寅月为岁首)五月初五(周历七月初五,子月为岁首)这一天投江殉国的。所以每年的黄历五月初五是屈原的祭日。据黄历记载,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刚好是夏至,也就是说屈原刚好是在夏至节这一天投江殉国的。那么问题就来了。

因为纪念屈原的人越来越多,后世影响越来越大,而屈原刚好是在夏至这一天投江,所以渐渐就把夏至节这个节日演变成了屈原的祭日,原本夏至节的传统就错位的转接成纪念屈原的传统了。

节气和节日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