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 积毁销骨

4个月前 (01-07)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7 已阅读

【成语】积毁销骨

【拼音】jī huǐ xiāo gǔ

【释义】

毁:诽谤

销:熔化

一次又一次的诽谤,久而久之,足以毁灭这个人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张仪(?一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运城万荣)人,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纵横家。 

张仪早年师从鬼谷子,后曾游历于楚国、赵国,不被重用,愤而入秦,以连横之策被秦惠文王重用,并两度出任秦相。张仪入秦后,多次领兵攻打韩、赵、魏等国。前328年,与公子华拔魏蒲阳;前325年,魏、韩两国互尊为王以抗秦,张仪率兵攻占魏国的陕(今河南陕县);前324年,张仪拥戴秦惠王正式称王,更年号为秦惠王元年;前316年,张仪与司马错灭蜀,并乘机攻取巴,设立巴郡、蜀郡和汉中郡。张仪任秦相之后,多次出使山东六国,以连横之策游说山东诸国,以破合纵之策,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变为连横事秦。张仪被秦惠文王封为武信君。前311年,张仪出使燕国未回而秦惠文王死。次年,秦武王即位,与张仪不和。张仪害怕被诛杀,于是逃到了魏国。张仪任魏国相国一年以后,于前309年卒于魏国。 

在《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10篇,是张仪作品及其相关资料的汇编,此书汉以后亡佚。传世的一件战国铜戈上有“十三年相邦仪之造”和“咸阳工师”的铭文,当是秦惠文王十三年张仪任相邦时所监造。张仪两任秦相期间,分化合纵,蚕食列国领土,攻克巴蜀,使秦国的领土几乎扩大了一倍,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例句】

鲁迅《集外集拾遗·题〈呐喊〉》: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近义】

人言可畏

【反义】

交口称赞

【用法】

用于贬义


110 - 积毁销骨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