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连载23-24

3个月前 (02-16)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6 已阅读

【李兴发读书会】2024.2.14-15 读书笔记分享


《论语》【22】

  关于孝的四条问对(一)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学习笔记】

这是关于孝的四条问对的第一条。孟懿子问孝。孟懿子,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孟孙氏宗主。他父亲临终时,要他以孔子为老师。他问孔子什么是孝。

子曰:“无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逆。

孟懿子没答话,可能没听懂,总之这对话就结束了。

孔子这回答,本来是专针对他的,他不答话,孔子后面一肚子话就没法倒出来了。所以他要找别的地方倒,才能把这话流传出去,留传下来。

樊迟御,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就跟樊迟聊天。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孟孙氏问孝于我,我跟他说,孝就是不要违逆。

樊迟曰:“何谓也?” 樊迟答话了:“先生此话怎么讲呢?”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的时候,事之以礼。父母去世的时候,葬之以礼。每年的祭祀,也不违背礼节,这就是孝。

孔子这里,主要是指葬礼、祭礼,你若太简略,是不孝。若太过分,则陷父母于不忠不义,也是不孝。因为当时三家的葬礼祭礼,都经常僭越,有时用鲁公之礼,有时甚至用天子之礼。这就是不孝,也是乱政,鲁国之乱也由此而起。

这个在今天还有现实版,比如在大连建华表。华表是天子之物,只能天安门有,不能别的地方有。那时就埋下后面的事了。所以在《为政篇》讲礼制,这是他的道理。


《论语》【23】

关于孝,最基本的和最难的。

最基本的:不要问你为父母做了什么,只要你能让父母啥都不用替你操心。恭喜你!你已经很孝很孝了!

最难的:最难的不是做到什么事,而是任何时候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没有“礼敬疲劳”,没有“累觉不爱”。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学习笔记】

第二条,孟武伯问孝。孟武伯,就是上一条孟懿子的儿子,他也来问孔子什么是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说,就是让父母只需要为你生病操心。意思是说,你先别问自己能为父母做什么,首先能做到自己不要让父母为你操心,忧心,就是孝了。只有这个生病,偶尔是免不了的,你生病的时候,父母为你忧心,其他都不需要。从今天来说,你工作也不用父母操心,找女朋友也不用父母操心,买房子也不用父母操心。不用父母为你拼爹,更不用担心你学坏吸毒什么的,对你的任何事情都放心,最多就你生病的时候忧心一下。小伙子!恭喜你!你不用为父母做什么,你已经很孝啦!

第三条,子游问孝。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吴国人。孔子曾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也就是说有了子游,孔子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回答说,今天的孝子,说能食衣住行供养父母,就是孝。那犬马不也一样能养老哺幼吗?如果没有敬,只是养,和犬马有什么区别。

所以呢,不要光是认为给父母寄钱了,就是孝了。要能养,还要能敬。年轻人认为自己比老人懂得多,轻视老人,没有敬心、敬意、敬礼,也是不孝。

第四条,子夏问孝。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说,最难是脸色!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有事的时候,年轻人抢着干,不让老人操劳。有酒食,先为长者陈设奉上,让长者先吃。难道这就算孝了吗?这不算。事亲的时候,最难的是始终保持愉悦和婉的容色。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和“礼敬疲劳”,没有“累觉不爱”,那才是最难的!

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正可做这一条的注脚。


《论语》【24】

  读书是为了照做,不是为了解说。

  那上课不说话的同学,他可能听明白了,了无疑问,所以不提问,回去就照老师说的做。那问题很多的同学,表面上好学,其实他不过好求新解,好立新说,徒事讲说,无论哪条他也没准备照做。这是普遍的读书大病。你若学会了“学习”的“习”,这病根就除掉了。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学习笔记】

回,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七十二贤之首,得以配享孔庙的。

吾与回言终日,孔子说,我跟颜回说上一整天的话。

不违如愚。他一句对答都没有,只是听,也不提问,像是很愚笨的样子。

退而省其私。私,是私自独处的时候,不是进见请问之时。孔子就观察颜回自己独处的时候。

亦足以发。发,是按孔子说的做,颜回的一举一动,都遵循和发明孔子所言之道。

回也不愚。原来颜回不傻呀!

颜回上课一声不吭,全听进去了,听明白了,了无疑问,所以不发一问。回去就照做,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孔子之道,坦然遵循而无疑,孔子就知道,这颜回了不得!

这一段很深刻,指出了我们读书学习的大病,就是表面上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实际上压根没听进去,只是一味求新解,求新说,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以为又得了新知识。却没有把任何一条放自己身上去想,自己照着去做。

如果不准备照做,读书学习干什么呢?

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学了要练习,要演习,只有用上了,你才算学到。就以学习《论语》而言,因为古书言辞简略,很多地方,后世都有不同解释,争论不休。你去看时,一句话三种解释,每一种都说得通。读者就问了,到底哪个是“正确答案”呢?或者有人又提出一个解释,也说得通。于是大喜,以为又有新的“学术成果”了。

如果你懂得什么叫学习,这些对你都不是问题,我不管他哪个对,也不管他哪个说得通。我只看哪个行得通。有些解释,背后根本没行动,等于是废话,对错都没价值。用行得通的角度去看,就没有那么多种解释了。

如果有两个解释都行得通怎么办呢?哪个对?

这也简单,问你自己愿意照那个做。

学习的本质,是一种行动反射,不是知识记忆。这是“学习学”。



大胡子博士的中西哲学启蒙课

大胡子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光明日报理论部征文全文发表者武汉大学长沙校友会副会长长沙市图书馆橘洲讲坛学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神农书院院长长沙市雨花区德馨读书吧经典阅读师团团长李兴发家藏老酒代言人李兴发读书会发起人

特别说明:【李兴发读书会】每天早上六点线上读书,每周日线下读书

读书会笔记是是大胡子博士口述,郑能量记录及整理。欢迎提出不同观点。


《论语》— 连载23-24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